第6章 超級後台(1 / 2)

銀童沒有妄自菲薄,他說兩人這一年內沒琢磨出什麼東西來,還真就沒琢磨出什麼有價值的,所有的功法套路一個上午就全說完了,然後金童推演了一天,大功告成。

原來這兩人琢磨出來的所謂功法,不外乎駕雲啊、隱身啊、飛天鑽地啊、隔空取物啊之類的輔助類功夫,也是念個咒語稍微動一動法力就成,至於大規模的法力運用,很簡單:沒有。不過這麼說有點委屈了他們,因為當金童問起戰鬥方麵的知識時,銀童也說了一些法力運用,比如拿根鐵棍,不動用法力的時候最多砸爛幾塊石頭,運用了法力就不一樣了,一座山都能砸開。在金童看來,識海中充盈著的紫氣就這麼運用,實在是沒什麼技術含量。

金童又花了幾天時間練習,便對這些基礎花招融會貫通了,然後他就一頭紮進洞裏,努力構想美好的未來。

金童上輩子是個孤兒,政府養活他的條件倒也不錯,孤兒院供養到小學畢業,中學開始就住校,後來考了個二流大學,公考打入了國家機關內部,過了幾年的勤勉日子,終於得到了領導的賞識成了小頭目,可惜隨著機構改革的深入,幹活的人越來越少,手頭的工作越來越多,尤其是本職工作還有一定的人身危險性,每天晚上回家累得要死,最後連相親談戀愛的時間都擠不出來,現在穿越了,渾身輕鬆,過著坐吃等死……呃,等唐僧的日子,便開始想一想光明的前途。

他首先想到的是作為太上老君的燒火童子的前途。

西遊記裏的太上老君似乎是個沒啥本事的老好人,一身好寶貝也不輕易拿出來欺負孫悟空,然而《封神演義》裏麵的太上老君可就不是這樣了,他可是三清天的大師兄啊,談笑之間世間種種灰飛煙滅,那麼,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太上老君呢?

有了疑問就要找證據,兩本書都是證據,而太上老君隻有一個,那麼肯定有一本書在撒謊或者作者在瞎編。想想作者,金童似乎明白了。

封神演義作者的身份撲朔迷離,直到二十一世紀也沒能查清楚,而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卻身世清白——他是個信仰佛教的儒生,因此西遊記裏崇佛而貶道的傾向非常明顯,所以,西遊記裏的神仙體係並不可信,反而封神演義像是比較公允的,武王伐紂那個時候佛教根本還沒有產生,但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的作風很像佛門人物,並沒有被封神演義貶低形象,越公正越可信嘛。

所以,太上老君絕不會是西遊記裏的那個老好人。

再想想太上老君身邊的人,封神演義裏麵似乎隻有一個靈寶大法師,是太上老君的徒弟,而西遊記裏則連徒弟也沒有,隻有兩個下凡的童子和一頭下凡的青牛,可見太上老君不是個喜歡搞裙帶關係的人。

如此一來,跟著太上老君混,似乎是一件很沒有前途的事情。

那麼,不跟他混呢?

太上老君作為一個頂級的高人,不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吧,一兩個童子想另謀個出路想必他也不會打擊報複,畢竟是寫了《道德經》的人,一肚子權謀,對他無害的事情應該不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