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四年?
金童一聽蘇妍的話立刻大喜,連回話也顧不上了,轉身就在書齋這狹小的空間裏來回踱著步子念念叨叨的計算了起來。
他計算的過程是這樣的:8+494=502,現在是公元502年,或者算法不一樣,也可能是公元503年,那麼就按照502年來計算,唐朝肯定是公元600多年的時候建立,唐朝裏麵自己能夠確定的時間段就是武則天退位705年,武則天死的時候好像是八十歲,那麼她就是625年左右出生,李世民快翹辮子的時候武則天和李治勾搭在一起,那個時候她應該二十歲出頭,就算是二十三吧,那麼625+23=648,李世民應該是648年左右嗝屁的,這個時候再按照李世民的時間算一算,雖然不知道公元紀年是多少,但李世民應該是貞觀二十三年死的,這個年號在西遊記裏是個十分明顯的硬傷,不會記錯,那麼648年減去十年就是638年,也就是唐僧開始上西天取經的貞觀十三年。
上述計算完畢,得出一個結果:從現在的中興二年約502年,到貞觀十三年約638年,時間跨度竟然長達一百三十多年。金童不禁喜形於色——太上老君,你對俺真是太好了!
其實金童不知道,他靠一番連估計帶懵的計算,錯來錯去,基於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最終得出的結果竟然和實際情況也差不了幾年,可謂十分精確了。
蘇妍看著金童踱來踱去嘟嘟囔囔滿臉喜色還時不時以拳擊掌的興奮樣子有些目瞪口呆,她身後的小蓮更是不知所謂,這時蘇妍已經不害羞了,倒是跟著金童的金蘭、小辣椒和小英看著主人失禮的樣子有些臉上發燒。
算出了結果,並且在憧憬一番自由美好生活之後,金童終於在金蘭輕喚之下清醒了過來,急忙收拾心情,對蘇妍拱手道:“對不住對不住,得姑娘解惑,在下實在是太激動,失禮了。”
蘇妍抿嘴笑道:“看你高興的樣子,真不知你要如何謝我呢。”
金童此時心中陰霾盡去,渾身的興高采烈,稍微一想,自己也架空一把算了,隨口道:“那我便請姑娘吃飯吧。”
蘇妍有些發愣,請吃飯?
不等蘇妍反應過來,金童忙解釋道:“此飯非彼飯,可不是去酒樓大吃,在下親自下廚,做些東土沒有、西域沒有的菜式,保管姑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蘇妍立刻來了興趣,和小蓮對了個眼神,不顧小蓮眼神中的猶豫,徑自道:“好,若是本姑娘見過,你可得再換一樣。”
金童哪裏怕這個,大笑道:“本該如此。”扔了塊碎銀子給書齋掌櫃,大步走了出去。
蘇妍快步跟上來,輕聲道:“金兄,你,不會是真的要自己下廚吧?”
金童詫異:“姑娘為何有此一問?人吃五穀雜糧,總不能生吃。”
蘇妍飛快的搖手道:“不是不是,我是說……嗯,我聽有書生說君子遠庖廚,就是再窮的男人,也不會自己下廚做飯菜吃的。”
金童樂了,嗬嗬一笑道:“儒家的書麼,看看就罷了,哪能真聽他們的瞎話呢?儒家還說什麼堂堂王道足以震懾宵小呢,曆史上被政變的、被毒死的皇帝還少嗎?可見他們說的沒用,治國沒用,治國要靠法家,齊家也沒用,齊家得靠道家啊,哈哈,至於平天下,還得是兵家。”
蘇妍錯愕道:“嗯,你說的是,爺爺說,修道人隻管自己就罷了,那些國家大事少摻合,有天道約束,改朝換代都有一定之規,說不定哪天哪個要飯的就當了皇帝呢,總之和我們關係,看來真是道家不管天下啊。”
金童道:“那也不盡然,一般來說,總是西北戰勝東南,像大漢這個樣子,最後還是北朝得天下。”
蘇妍道有些不服氣了,道:“憑什麼說南朝必然被北朝吞並?你說的也不一定總是對的吧。”
金童邊走邊踅摸著路邊的鋪子,漫不經心道:“西、北氣候不如東、南舒適,物產也不如其豐富,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西北方向更容易產生強大的戰鬥力,從軍事上壓倒東方和南方,不信你看,秦國吞六國、劉邦吞項羽、魏國滅吳蜀、五胡亂華,莫不是從西往東、從北往南。嗯?怎麼沒有賣肉賣菜的?”
蘇妍也左右看了看:“估計他們這也是要去市裏才能購買。氣候、物產都是東南更好,人也多,兵器也好,為什麼沒有戰鬥力呢?”
金童拉住個路人打聽一番,轉身向另一個方向走,然後回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更何況飽暖思**,生活條件越好,進取心越差。就像現在比幾千年前的生活好多了,修道有成的人就越來越少,現在有了紙張,書本更加容易傳播,卻不如春秋戰國時期那樣聖人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