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道德經(2 / 3)

同時,一個飛揚跳脫的身影漸漸的看不見了,隻有一個跟隨著玉機子,努力修行的玉字輩長門女弟子。

這一切發生的過程中,金童與玄心子一道,優哉遊哉的由西往東走,一路上一群人互相交流,印證道法哲學,玄心子和其他蜀山派弟子對金童說了不少東土道派的起源、發展和門派軼事,總算是給他補足了應有的世界觀。

東土有九州,道派名門十幾個,二線門派幾十個,均在各個福地洞天之中經營,佛門來東土時間晚,主要在世俗中廝混,很少聽說某人得了金身正果,坐化的倒是有一些,妖怪被殺的快絕了,基本上東土算是一片祥和。

至於“天下”的問題,明擺著和金童上輩子不一樣。

除了西牛賀洲與南瞻部洲相連之外,東勝神州孤懸海外,隻是一片山山水水,勉強算得上國家的隻有一個傲來國,國體政體還不是很穩定,倒是有不少上古神明居所,人力資源太少,道派除了找寶貝之外一般是不去的,妖精很是有一些。北俱蘆洲與南瞻部洲部分相連,隔著個大草原和大沙漠,再去就是苦寒之地,人也少,妖精也少,天材地寶有一些,就是生存條件太差,這個世界上數量很少的色目人大多居住在草原和冰線交界的地方,有的信仰佛教,有的信仰景教,不值一提。

總體來說,四大部洲,除東土也就是南瞻部洲之外,都是地廣人稀,兩個大國,一個是基本占據了整個南瞻部洲的華夏****,可惜現在是分裂狀態,一個是占據了西牛賀洲三分之一的天竺國,也算繁華,其他小國無數,像西域的寶象國、烏斯藏國一般,北俱蘆洲也有一些這樣的小國,一般不往草原和沙漠發展,更不會過界往南瞻部洲來了,最多是通商,而金童上輩子曆史中的波斯、大食、歐洲等******或基督教國家,根本不存在。東勝神州卻又不一樣,傲來國人口稀少,其他地方少有城池,隻有一些稍具規模的部落、家族,信奉當地的上古神明或者神獸,祭司主政,東土修士為了收集天材地寶沒少殺他們的神獸,不過當地勢力散亂,從沒組織起有效反擊過,當然,那些《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獸本身太厲害,殺神獸的成功率也不高就是了。

經過這些天的悉心學習,金童總算有了完整的世界觀,這個天地非常廣大,兩個地方之間動輒幾十萬裏,一州之地能抵得上好幾個地球了,也不知道整個星球會是個什麼樣子,然而不管是金童還是玄心子,飛上天的高度也都是很有限的,根本無法縱覽大地的全貌,當然,這個“有限”也是指在這片大地上,按照金童的計算方式,以他現在的狀態,都能飛出地球大氣層老遠了,無奈這裏天地太大,同樣的高度隻是飛出雲層罷了。

玄心子也曾鄭重的告誡金童,以後就算法力增長,也不要隨意的飛出虛空去,因為以前不是沒人試過,結果發現如果飛的太高,進入虛空的話,法力的消耗立刻會百倍的增加,在很短時間內就抽空了法力,運氣好的跌跌撞撞回來了,運氣不好的死在虛空之中,渾身噴血變成幹屍。

金童想想也對,飛出大氣層了,氣壓變化太大,必定要調動法力維持生存消耗,再加上引力變化、宇宙射線等問題,玄心子的告誡絕不是危言聳聽,隻可惜自己肉身登月的夢想近期內是實現不了了,不過現在都能飛上天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金童自我感覺已經很幸福了,有法力,會飛,俗世間的財富予取予求,沒什麼生存壓力,這輩子基本上都沒有奮鬥目標了,最終就是追尋一個虛無縹緲的天道,這種混吃等升天的日子豈不是人人都在渴求的?

一切不切合實際的想法,都終止在重讀《道德經》之後。

讀書是一種什麼感覺?

相似問題還有:看書什麼一種什麼感覺?用心體悟書中內容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金童一行人抵達蔥嶺的兩界關之後,登記進城之後,金童迫不及待的要求打尖,並且向每次暫停時的第一個必然目標——書店走去。

兩界關在兩界山的山口之外,過了關便是北魏的地盤,而兩界山也是橫亙在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之間的一道天然門戶,東土向來的政權更迭都是在兩界山之內,關外民族也從不進來,這道關隘幾乎就是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