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先天高手(1 / 3)

參軍的幾大好處,金童很認真的思考的一下。

最大的好處就是落籍。金童作為歸國僑胞,入關目的上就列明了回來尋祖、落籍,可是按照北魏現在的法律規定,就算金童是華僑,也已經算是外國人了,想回家鄉再上戶口是要經過很長時間、很多程序的調查的,最重要的就是距離太遠,因為金童報上去的家鄉是徐州彭城,也就是金童上輩子的家鄉徐州市,此地距離玉門關的直線距離已經遠遠超過玉門關到兩界關的直線距離,如果金童沒記錯的話,兩界關的士兵曾經告訴他,兩界關到玉門關直接的路程大概是十五萬裏左右,足足是他上輩子地球兩地之間直線距離的35倍!因為上輩子地球的玉門關遺跡到最西方的阿克陶縣直線距離隻有2000多公裏(當然要是走公路的話得走2500公裏左右)。在這種情況下,連文書傳送也是十分不便的,如果徐州要行文兩界關查問金童的來曆,文書周轉上至少每次兩個月,多通信幾次就是一年,然後更重要的是兩界關軍方又要行文寶象國,問問平頂山有沒有這個人,祖輩是怎麼來的,估計寶象國方麵也說不清楚,因為莽莽群山雖然名義上是寶象國境內,但根本不可能有國家機構存在,隻有一些散落的和妖怪做鄰居的山民罷了,寶象國隻要回複一句話說查不清楚,那麼這個落籍在正常情況下就指望不上了。

(PS:因為南北朝的政局變動頻繁且和曆史主流多有不同,不易設定,本書中的西北版圖參照《盛唐疆域圖》,中原區劃參照九州,官製軍製同時參照魏晉和大唐六典。小說畢竟不是史書,而且本書編造的是另一個時空,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當然黃老二也不是良心喪盡之輩,他也給金童指出了一條很方便快捷的道路,就是用胡蘿卜刻一些寶象國的大印,做些假材料花大價錢送進去。這種道道對普通人來說有些困難,但對金童來說,他可不缺金銀。

然後是北魏的軍功製度,本來吏治是沿襲前代的門閥製度,但九品中正製之中唯一不完全取決於門閥地位的就是軍功,這個軍隊內越級升遷的傳統還是東漢曹操一手建立的,按照黃玉的推斷,像抓捕了範大偉範呆子這樣的區域重大匪首(前提是黃玉願意為招攬金童而讓出首功),如果金童在玉門關都督劉貴將軍麵前表現不錯的話,表功折子一上,至少至少也能直接要到個中中品的評級,要做到像黃玉的長沙司馬、領兵偏將職務有點勉強,但做個不領兵的虛銜偏將也是很容易的。

最最重要的是,鎮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劉貴大人今年已經五十歲了,不出意外的話,幾年之內就要回京任職,劉貴所在的派係十分掌權,金童作為一個先天級的高手(黃玉是這麼認為的),還這麼年輕,跟隨劉貴回京之後簡直就是前途無量,直接提拔到羽林軍或諸衛府任高級職務也是很有可能的。

關於前途問題,其實是深深打動金童的。

作為一個現代人,驀然回首,一覺醒來回到了古代,姑且不問這還是不是自己從前的世界,但是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來到這樣一個全新的環境,並且擁有著理論上無限的壽命,如果不在人類社會上混個功成名就簡直就是浪費的太離譜了,難道自己“穿回來”就是為了當個神仙在深山裏喝風飲露嗎?畢竟孫悟空告訴過金童,人教就是要入世、入世、再入世!不做人難做仙。現在有這麼一個通往人類社會高層的捷徑,難道要放棄掉然後當個書生學些“之乎者也”去考狀元?話說回來,北朝高層從根兒上還是北部少數民族的傳承,軍政大過民政也是鐵的道理。

所以,基於黃玉描述的幾大好處,金童願意和他一起回玉門關尋個功名,對此黃玉十分得意,告訴金童,就算這次他放棄了首功,可是隻要招攬到金童回來,劉貴將軍給他的好處必定會比首功更甚,以後升格為郡守級別也是有可能的。

金童感覺有些好笑,就因為南北統治者對一統天下這個事業的孜孜不倦,導致了劉貴將軍的這麼一種政治前途:身為荊州刺史,是為一鎮諸侯,卻呆在與荊州八竿子打不著的玉門關當守將,玉門關僅僅是一個縣,而除了縣內民政之外,軍方還擁有著南陽、襄陽、武陵、長沙等等各名目的各個太守郡守,手下的偏將副將又兼任那些大郡府的司馬司法參軍等等各個職務,如果隻看官名,簡直就是把一整個荊州空降到了玉門縣這麼一個小小的縣城來,真是千古奇觀。不過相對於上輩子的政局,島上某些蠢蠢欲動的分裂分子而言,這種趣聞卻又是民族統一的大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