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錦衣衛(1 / 3)

金童回了雅居別院睡大覺,後麵的審訊就不是他的工作了。

再見到丁浩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二十,丁浩一臉的胡子茬,看樣子是準備蓄須了,他意興闌珊的告訴金童,那幾個活捉回來的刺客全都死了,莫名其妙的死在內務府的牢裏,不知道是誰下的手,皇帝也沒有繼續下令追查。

金童此時正在從兵部回右郎將府的路上,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十分驚訝,追問丁浩,丁浩隻能苦笑,他也隻好苦笑著回去了。

哪知回到之後,很久沒有露麵的大將軍元雍竟然坐在正堂等他。

金童聽聞元雍來了,連忙跑進去,高聲道:“不知大帥駕臨,有失遠迎,請恕……”

元雍笑著揮手道:“好啦好啦,哪有這麼多虛禮,守義近來幹的不錯,辛苦了,坐坐坐。”

金童立刻住口,依言坐下,嗬嗬笑道:“不知大帥親臨,有何見教?末將手下的軍容還行嗎?”

元雍道:“軍容行不行與你有什麼關係?那是各部戰將練兵有方,你這天天日上三竿才來點卯的主兒,就不用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兩人相對笑笑,金童沒別的話說。

元雍轉入正題:“守義啊,前日抓刺客,為何不和我說?”

這話有點問責的意思,金童隻好起立道:“這個,由於前期查問的工作是與禦史台的丁大人合夥,所以丁大人建議密折上報的時候,末將也沒發表別的意見,其實……嘿!老實說吧,因為大帥是宗室,免不了嫌疑,所以末將更不好提起。”說完把前日與丁浩兩人排除的“宗室、高官、外戚”幾大類回避人員組成簡要說明了一下。

元雍又指著金童讓坐下,然後懶洋洋道:“有這個思量麼,不錯,證明守義是真心為朝廷辦事的,所以皇上召見本將的時候也特別提起,你和丁浩列出的三大嫌疑確實不好避開,因此才特地找了長樂公主殿下代為密奏。這次皇上說了,事情有些棘手,現在就不明著獎賞你了,記起來一起‘算總賬’吧。呃,當然還是因為你年紀太小,區區二十上下,官兒也不能做的太大,並且本將上奏了翊府現在的職權,皇上說既然已經分別開府了,就更沒什麼好賞的,叫本將言語勉勵你幾句,嗯,你看勉勵的還行嗎?”

“啊……呃……”金童一頭大汗:“大帥勉勵的好,末將深受鼓舞……深受鼓舞,嗯!”

元雍開心的笑了幾聲,得意洋洋道:“原來你金守義也有臉上掛不住的時候,得嘞,話不多說,皇上又要給你個權柄,本將身體不適,也不多說了,擺香案接中旨吧。”

中旨,就是不經三省六部,皇帝直接通過秘書省等相當於內閣的雛形機構傳達的旨意,為什麼不經過正統的政府機關呢?就是因為這類命令一般都與朝廷規矩不合,如果通過正規廷議討論話絕大多數要被官員封回的,也正因為如此,中旨也往往代表著比正常政令更大的權限和君主更大的信任。

當然,一般來說,比較賢明的君主是不會無視政府的行政權的,但皇帝元恪是賢明的君主嗎?是嗎?就憑他敢憑著個人喜好提拔金誠這個“姐姐的情人”此類動作,誰敢說是?

金童眨眨眼睛,心裏有個懸念,也不知道這次要給個什麼權柄,直到香案擺上,元雍斥退無關人等,從袖子裏掏出個折子一念,不禁心裏突突直跳——這下事情大發了!

元雍確實看上去身體有些虛弱的樣子,就這麼站著念了一會旨意,已經有汗跡出現,連忙坐下歇了歇,交待了幾句,就徑直回府休養去了。金童垂頭喪氣的收起聖旨,使喚幾個人去改裝個新房子,便恍恍惚惚的進了檔案室。

一進檔案室,立刻消息就被傳了出去,不多時,琴兒領著兩名小宮女,提著食盒翩翩到來。

金童仰臉躺坐在涼椅上,見琴兒來了,也不做聲,隻是嘴裏念念叨叨不知說些什麼。

琴兒有些好笑,擺手讓小宮女出去,坐下把食盒裏的飯菜、糕點、湯碗什麼的輕輕放在桌子上,然後柔聲道:“大人,可有什麼不好決斷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