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修行之路(1 / 3)

修士修的是仙道,有資質可能修仙的人萬中無一,據金童所知的一鱗半爪,眼下南瞻部洲華夏境內修煉到真人境界的絕對不超過一千人,並且前提是華夏擁有著幾十億的人口以及數以百計的修道門派,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修仙的憧憬和向往,感情上的傾向性相應的體現在收徒成功率上。華夏的修行宗門從來沒有像上輩子小說裏描述的那樣以修為區分弟子地位,而是傳統的師父授徒模式,雖然數量不大,但質量卻都很高。

如果按照人口五十億算起來,一千萬人裏麵有兩個真人,這個數字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不能忽視的一點是,真人級雖然隻是修仙的起點,在孫悟空嘴裏屬於“可以修行”的階段,但一千萬裏有多少個修士呢?

一般人達到先天境界算是踏上修行的道路,小成則可築基,築基之後稱為“煉氣士”,當然“煉氣士”同時也是對所有修士的俗稱,煉氣士成就元嬰也就是識海之內出現了自己的縮影,可以運用內觀之術,稱為“真人”,當然“真人”這一稱謂也往往一直到某修士成仙開宗立派之後還在沿用。這麼說起來“真人”已經是修煉的第三階段,而識海之內再發生某種變化就會使得魂魄與金身合一則是地仙,壽命無窮無盡,天下有幾個地仙?

其實,華夏的修士總量已經達到了千分之一的恐怖比例,這個比例不管是上升還是下降,都取決於幾個因素:

首先,修道門派自行下山遴選,各門派都有不少的弟子在世遊蕩,有煉氣士也有真人,隻要遇到能夠看出資質超群足以修仙的人,不管男女老幼一般都會試探著召其入門,或者告訴此人機緣何在(如告之無法帶走或暫時不願跟隨的人,附近某某派的山門途徑);

其次,門派的培養能力,帶上山門的弟子自然會得到修行的心法,但能不能進入先天境界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門檻,這個事情僅憑少量高手去揠苗助長是不可能改變大局的,金童是例外,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本事有多大。門派教授新入門弟子修行至少也要是煉氣士才可以,煉氣士已經築基,身體百脈俱通可以自由運行真元才可以體悟到修行的種種玄妙之處,但煉氣士能有多少個呢?十萬人裏能有一兩個罷了,並且壽命也就是比一般的先天高手略長,活個二百多年罷了,所以修道門派裏更新換代最快的就是築基期煉氣士,他們還要顧著自己修行進步,還要教導後進弟子,做些真人、地仙沒時間去做的雜事,可謂是華夏修行界一個公認的整體進步瓶頸。

第三,三災八難的影響,所謂三災的就是蘇妍對金童說的仙凡劫,當然蘇妍說的很不準確,仙凡劫也不是她所說的那麼簡單,不光有五雷轟頂,更可能有陰火、贔風來襲,刹那間吹散了修士的神魂、燒毀了肉身都不是說笑的,至於八難就是因果的牽引,人修道,不管是修仙修佛都是入了天道,因果的影響更加具現化,所引發的果報也是更加的凶險,動不動就是一個疏忽形神俱滅,當年截教的一大群太乙金仙就是這麼著了道,應了所謂劫數。因此,並不是資質夠高就可以修行,還要看悟性、看心性,看各種自身因素之間是否協調,君不見這麼多煉氣士沒出幾個真人,大部分是因為資質不到修不成,還有小部分就是不知道哪方麵出了問題,遭劫難半道身隕了,而且還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慘。

第四,先天武功高手的入道。武功練到先天境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享受生活,一種是勇攀高峰,像金童的長官劉貴從前身邊的兩大先天高手,人家就很看得開,不去追求什麼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倆人很上道的選擇了退休回家“養病”,試圖活的更長些,當然這也與他們晉入先天境界時年齡已經不小的原因有關。但更多的先天高手選擇繼續修行,拜入修道門派或者跟隨方士散修修行,但由於江湖多有恩怨,有恩怨就有因果,有因果就有劫難,加上上半輩子的功夫多有戰鬥有關,修行方式、感悟多有偏頗,身體積累暗傷難除,所以這些高手最終能夠成功踏入真人境界的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