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域廣大,隻要不是州界的窮山惡水,則平原上土地都很肥沃,病蟲害少有聽聞,糧食隻要種下地去就基本都會豐收,哪怕一年之中除冬季之外大旱半年,剩下三個月也能種出足夠的糧食。所以人口雖然數目驚人,但城鄉布局卻一如西漢的“九成城市化”,城池附近村鎮多,遠離城池則村鎮越來越少,最後更偏遠的地方竟然會出現大片大片的真空地帶,隻有荒原而沒有村鎮,主要原因還是地獄實在太廣大,幾十億人撒下去根本聽不見個水響兒就不見了。當然如果平原上有山脈,山腳下又會出現城鎮,會有帶狀的人口分布階梯隨著山脈延伸,河流沿岸也同樣如此,這就是所謂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水之中自然有田地裏種植不出的經濟產品。
如今,金童加快馬力,很快就遠離了甾丘縣城附近的村鎮密集地帶,當然也是足足走了一千多裏,避開了所有可能存在的眼線後,荒原上就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
七月十三日,幽州漁陽。
如果不把玉門關、隴右道、西域都護府、北庭都護府計算在雍州地盤內的話,則整個華夏東西最長的州就是幽州了,從西邊的上穀郡到東邊的樂浪郡直線距離為十萬零五千裏,其中還需要跨越渤海,如不越海則沿路直線距離則為十一萬九千裏。幽州下轄廣陽郡、涿郡、渤海郡、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要說轄區麵積其實還過得去,妙就妙在除了前三個郡之外,其餘七郡全部一字排開,這才造就了東西距離如此之長的奇觀。
幽州有兩個大都督府,除了本部的幽州大都督府之外還有遼東大都督府,並且華夏曆代朝廷一直以來就對東部荒野地區興致勃勃,時不時的計劃設立遼東都護府,所以從東漢時期就不計成本的在遼東郡祭立了幽州第二個可以傳送人員的伏羲堂,野心勃勃的要打通去往東勝神州的陸路通道,可惜經過百餘年的征伐之後才愕然發現原來荒野的盡頭也是大海,轉向北方仍是北俱蘆洲的苦寒之地,並無所謂聯通東勝神州的陸路。
百餘年的進軍勞民傷財,與荒野山區那些說話哇哩哇啦的土著們打仗也損失很大,而且土著被俘後難以教化隻好屠殺滅種了事,更重要的是樂浪郡以東的地區土地貧瘠,連人參產量都不如幽州本土,更別說設立治所建立新的州郡了,這次重大的賠錢賣賣幾乎都成了東漢末期皇帝“失德”群雄並起的主要原因了。
幸好金童去的地方並不遠,幽州的治所廣陽郡地界很小,從其郡治無終縣城到漁陽郡漁陽縣隻有八千四百裏,金童出了伏羲堂根本不做停留就直奔東北方向而去,一路上連飛帶跑,幾乎是瞬息而至,到了漁陽縣城一問,尼瑪,竟然走過了,紅螺寺處於漁陽郡與廣陽郡的交界處,離無終縣城隻有五千七百裏,處於金童來時的路線西側。
罵了句娘,金童倒是沒心情繼續走回頭路了,反正時間還早,就算是想看看菩提達摩的真容也不急於一時,收攝心神,看看略有些偏西的太陽,金童也沒急著找客棧換身平常衣服,就在漁陽縣城裏閑逛起來。
金童上輩子挺喜歡吃“驢打滾”,據說這種小吃點心出自上輩子京津一帶,這次既然來了漁陽,自然就上街閑逛的時候隨便看看,雖說年代差的遠一些,但也說不定就有了些雛形呢?
隨便逛了逛西市,然後施施然向東市走去,金童一身官袍嚇的百姓沒人敢跟他搶道,不巧聽見一句吆喝:“黃豆黏米的豆麵卷子,又香又甜粘掉牙啦——”金童一個激靈轉身而去,心道“好運氣”,還真有,並且還真能在大街上撞見,倒是省了自己再去研究剽竊的氣力了,萬一被人聽說保不齊又要彈劾自己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