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知人善用(1 / 3)

在地府亂哄哄的拉了不少壯丁,雖然招人時爽快,但很快冰柔就開始為這群人的官職而頭疼。

俗話說“蛇無頭不行”,而且冰柔本來拉壯丁的目的就是做甩手掌櫃,所以內外人才都來了,得讓他們自己管自己才行,自己雖然主理西嶽宮一應事務,但畢竟是一介女子,怎能事必躬親?

問題是這些都是人才,武將還好說,大約都是一個時期的人,彼此知道誰更能打,誰更會用兵,但文臣就不好調配了。不過這也難不倒冰柔,畢竟她夫君教導過她“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什麼的,這句話用在麵前這群人身上可是再貼切不過了。冰柔放下戰事的情報,一聲令下,立刻十數名仙將奉命去人界收羅史書,這裏還有一點挺方便的,就是這幫人年代都集中,畢竟當初夫妻倆閑聊的時候,除了三國魏晉之外金童也就沒別的什麼好料兒往外扔,能從他嘴裏聽來一個“最晚的”王猛已經很不錯了。

須臾各色史書、雜記送到,有正有野,冰柔閉關讀書二十天,再出來見人的時候連眼圈都有些發黑了,好在看書學習就是有助於精氣神的培養,所以她心情不錯。

從東漢桓靈二帝開始直到苻堅淝水之敗的史書全被冰柔研究的爛熟於心,有了底氣,冰柔開始分派官職了。

官職其實很簡單,因為西嶽宮既然是帝君級的機構,本身機構設置就是仿造天庭的簡化版。天庭在最初成立時就是封神之戰確定的人事骨幹,隻有雷、水、火、瘟四部以及諸天星君,那個時候封神榜上所列的職位是遠遠沒有滿足的,但骨幹也就是這四部,封神之戰確定的簡化版行政係統在天庭的實際運行中權力是高於其他後設部門的。而各大帝君的******隻要有固定轄區的一般也都是按照天庭簡化版體係來設置。

西嶽宮本來就設有雷、水、火、瘟四殿,其他四嶽帝君的機構也一樣,但西嶽帝君本尊一直存在問題,三個月能好好公幹一天都是喜事了,不管公事還是家務事都一直稀裏糊塗,所以西嶽宮的機構一直以來也隻是個樣子,如果不是手下兩位冥界鬼帝給力把下麵的事情打理的很好,並且五嶽帝君之間都有親戚關係可以互相幫襯,西嶽宮早就不止是“名存實亡”的問題,而是徹底樹倒猢猻散了。

所以冰柔在得到東嶽帝君推薦、西嶽帝君順水推舟撂挑子的前提下,總領西嶽宮事務以後頭大無比,總感覺自己倒了大黴,西嶽宮下屬的官員甚至曾拿八千年前的公文來找她批閱過。好在她也是出身名門,雖然對勾陳宮的實際事務不甚了了,但至少見過她爹是分派工作給下屬,特別是聽金童胡吹山侃了幾個月,應付起來也多少有些章法,最大的講究就是要敢放權,哪個部門的事情就哪個部門辦去,隻要提前把事琢磨一遍覺得不會存在太大的貓膩,手下人想撈點就撈點吧,畢竟不是清水衙門,對手下何必泰國苛責?而且大家都是道德之士,處理政事時還有“心魔”的問題,吃相都不會太難看,了不起就是劃拉些修行得用的物件,或者為子孫家族謀點好處,真正缺德害人的事也做不來,就算有些特別不當的行為,那不是還有天庭禮部的四位“大員”整日裏滿天下巡視著的嗎?

但手下又少又不得用畢竟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所以在準備戰事期間順手劃拉到一批冥界人才,冰柔是很高興的,看完史書之後決定在主體四大殿的基礎上增加兩殿,一個是文華殿一個武英殿,這名字的來曆各位看官估計也懂得不用解釋。文華殿主管西嶽宮一應日常事務,除兩位鬼帝以及其他冰柔授予過密奏權限的官員之外,所有的奏折、請示一概上交文華殿處理,至於是直接處理批回還是上報冰柔決定的,下麵就不用管了,反正發出去的公文以及批回的奏折上都會有“西嶽華天奉聖長公主”的鈐印。武英殿則主管西嶽宮一應兵事戰事,包括招兵、整編、練兵、出戰等等,隻要涉及動武的問題就是武英殿主管,當然,打與不打由長公主會同文華殿商議決定,定下來要打之後,武英殿再去琢磨怎麼打,派誰去打等細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