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掃庭之戰(2 / 3)

金童問道:“據點內百姓傷亡如何?”

將官道:“放火後據點內一片混亂,我軍假扮香客的斥候高手在內猝然發難,斬首十九級,收攏人質到寺院西北角處,然後我軍用大投石機轟開院牆強攻進入,全部救了出來,我軍傷亡都是此時造成。”

金童擺擺手止住了將官的彙報,帶領眾官緩步走到一排用白布覆蓋的軍士屍體處,深深拜了八拜,沉聲道:“這些兄弟都是為了家國的安寧,為了親人免受戰火而捐軀,傳令下去,以校尉之禮厚葬。各處據點無論抄出幾許賊贓,本府都在朝廷撫恤之外另發給每家白銀三百兩以表悼念,傷者每人另發一百兩養病,其餘兄弟每人賞十兩。”

周遭官兵聞言,個個激動萬分,不約而同的半跪軍禮道:“謝大人厚恩!”

金童苦笑道:“人死都死了,傷都傷了,恩厚與不厚,又有什麼分別?隻願戰死的兄弟好好的投胎上路,務須牽掛家中。再傳令,通報全軍,凡有聽聞遺屬家產被人圖謀、妻女被人霸占逼婚等劣行者,即刻上報本府,本府將以十惡之律治之!所有人都記住一句話:為國捐軀者,是為英烈!”

須臾此令通報全軍,華山腳下漫山遍野的呼喊:“謝大人厚恩!吾等定效死力,為大人而戰!”

左馮翊別駕李泌歎道:“大人治軍手段,可謂聞所未聞,體恤士卒之情,可謂山高海深,戰前籌劃之細密,為百姓用心之篤,可當千古名臣。下官先前誤會大人爭功好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下官慚愧,請受一拜!”說完躬身施禮,一揖到地。

金童急忙伸手相扶,回禮道:“李大人無非是心存百姓之恤,大家同朝為臣,都是為國朝效力,都是為今上分憂,何來此一拜?”然後步入據點廢墟,看著被挖出來的滿地被燒成焦炭、熏成油灰的屍體,緩緩念道:“有道是‘誓掃邪魔不顧身,五千貂錦喪佛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為逆者終有一死,從逆者也終有一死,但剿逆者,何嚐不是終有一死?生前心存一善,隻願死後能得安寧。”

李泌歎道:“大人之言,發人深省,下官願將此言立碑,為世人所警。”

金童笑道:“萬勿如此,本官不過一武夫,見過戰場略有感悟而已,實在不登大雅之堂。今日一戰,橫掃左馮翊郡逆賊九成,餘者已不成氣候,隻願大人與郡中各位,時刻警惕,無使其卷土重來。”

眾官員皆躬身道:“謹遵府令!”

這時一名將官騎馬飛奔而來,正是當年的金童親兵劉統勳,這貨自從被改了名字之後仿佛開了竅一般,一年識得千字,竟然入圍了同期親兵高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群,此時已經得授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在左武侯府任司階之職,成為了帶兵正將。

劉統勳下馬行軍禮,然後起身請金童到一旁低聲道:“大人,據點內發現改裝後的製式連弩,已經對本地官兵下達封口令。”

金童雙目精芒一閃,淡淡道:“封口令不行,找個由頭帶他們回北都,嚴密監視,保護妥當。”

劉統勳親自跑來就是為了這麼一件事,立馬回馬就走。金童也隻停留了個許時辰,便帶領親兵直奔西京長安而去。

華山所在華陰縣屬左馮翊郡,左馮翊郡屬雍州,可能是由於存在州界的原因,所以並沒有出現金童上輩子曆史上的司隸校尉部,還是豫州包含洛陽都畿、雍州包含長安京畿的格局。雍州治所在右扶風郡隴縣,距離華陰縣足足二萬一千裏,所以金童雖然身處雍州,卻不去雍州的治所,而是奔七千裏外的長安而去。

長安在這個時代雖然變成了陪都,但畢竟底蘊豐厚,城池規模比起洛陽來隻大不小,隻是人口略少一些而已。這座雄城金童這兩年已是無數次出入了,不僅如此,左武侯府還在長安設了個挺大的分部衙門“定遠堂”,經過金童兩年的悉心經營,已經在不少重要的公務上獨當一麵。

兩日後,金童親兵隊快馬疾馳入了長安東門,浩浩蕩蕩的直奔“左武侯府定遠堂”,這隊親兵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親兵”了,早先金童親手培養出來的先天高手們早已被他大大方方的全部任了官職,就算是目前仍駐守各處宅邸以及閬苑宮的也都已經是官身,包括隊正劉三路在內。現在的親兵隊還是以從前在玉門關的隊正李一安為首,麾下都是從前在大都督府時就開始跟隨的以及後來劉貴派給他的人手,這些手下普遍武功都不到後天巔峰之境,所以沒趕上他用“仙丹”揠苗助長的那一撥。不過好在左武侯府的本職工作主要就是對付高手,收羅的民間武功秘笈車載鬥量,所以每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功法修習,加上金童時不時就進入州界做些“采集工作”,得到的天材地寶除了給青璿、琴兒之外,剩下的自然少不了這幫老兄弟,得這另一種方式的揠苗助長相助,漸漸的大家也都已經是後天頂尖的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