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至此,秦滅六國,一統天下。
秦王政三十四年,仆射大臣淳於越反對實行的“郡縣製”,要求根據古製,分封子弟。不過丞相李斯卻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秦王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非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亦需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者處死,有敢稱古論今者滅族;禁止私學,欲學法令者需以官吏為師。
這種措施引起許多賢士的不滿。次年,些許術士、儒生抨擊秦王惡行。秦王派人調查,不久後便將四百六十多名術士和儒生活埋。
世人稱此事為“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雖有違人道,但放眼俗世中,也無人敢在市集鬧市之上加以指責,秦王創立“皇帝”稱號,自認乃是天下第一人,高三皇,蓋五帝,為人為事殘暴無度,誰人敢說他的不是。
可天下之大當真無人敢與他相較?非也。
實際上秦王的鐵血手段已引起了方術界的不滿。他焚書也罷,坑儒也罷,可卻萬萬不該坑殺術士。
俗世之人皆信世上有神仙,卻不知世上有方術界?方術界,非世俗可比,方術之士可呼風喚雨,可召神劾鬼,可長生不死,能人所不能,在世俗人眼中的仙其實便是他們。
方術之士亙古流傳,後隱於世間,至今已少有術士光明正大的在俗世間活動。術士在世間的影響日益淡薄,而那些依然明目張膽在俗世間活動的術士卻大都不通術法,隻知養生之道而已,如今隻因談論了天下是非,竟是落個被秦王坑殺的下場。這讓正統術士界如何不怒?
秦王一念之差,卻不知自己已攤上了棘手的大事。
秦王雖暴,但手頓卻是非凡,他施行的郡縣製的確利於國家的管理,偌大的疆土被分割成了四十八個郡,弱化地方中央集權,當真是了不起。
在大秦的最南端有一大郡,濱臨南海,故被取名為南海郡。
南海郡四季如春,鳥語花香不絕,蜂蝶繚繞不息。論風景秀麗,南海郡東部的蝴蝶山更是值得一提。
蝴蝶山並不高聳,山體平坦,山上隨處可見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自高往低,泠泠作響,且在蝴蝶山的山坡處皆是花團錦簇,好似五彩斑斕的海洋。清風徐徐,空氣中時而彌漫著濃鬱的芬芳,時而又隻剩下淡淡的清香,這香卻是香的撲朔而迷離。
蝴蝶山有如此美麗的景色再加上南海郡宜人的氣候,自然能吸引無數蝴蝶在此定居,不願離去。
成千上萬隻豔麗的彩蝶在花海中上下翻飛,浪漫溫馨,將蝴蝶山變成了一處夢幻之地。
不過凡事皆是有利有弊。蝴蝶山蜂蝶過多,不適合耕種農物,所以願意生活在蝴蝶山上的人極為少數,留在這山上的大多是些獵戶人家。
蝴蝶山上有兩個獵戶村落,分布在蝴蝶山的東西兩頭,東邊的叫做東村,西邊的便叫做西村。
同行皆冤家,雖然同住一個蝴蝶山,但兩村的關係並不和睦,由地界問題所引起的摩擦時有發生。特別是東西兩村的村長,兩個老家夥的關係已到了形同水火的地步,隻要是一見著麵,兩人就免不了一番大吵。
東村的村長是個滑稽的胖老頭,圓滾滾的身材,頭大如鬥,遠遠望去好似一個熟透了的葫蘆。雖然這胖老頭長得滑稽,但他可是一個打獵好手,曾經一箭便射死過一頭巨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