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聽得身旁有個喝酒的布衣刀客和他的和尚朋友講得生龍活虎,“武休武大人,昔日名動江湖,用得是一對兵刃,一陰一陽,似刀似劍,銳不可當,你怎麼就斷定他用得是兩把棍子?”
和尚隻喝茶,說話比這葷人清淡的多:
“貧僧何時說過武大人以棍為兵?貧僧隻言其招式與棍法頗有相似之處。”
刀客放下酒杯,搖搖頭道:“隻怕你在廟裏隻見過棍子。”
和尚品茶,笑道:“依貧僧之見,就算武大人用棍棒,亦能使七分劍銳”
刀客點點頭,不得不承認:“你若這樣說來,倒也是。江湖上看清他兵器的人不多,隻因他出手夠快。”
和尚點點頭繼續喝茶。酒不多,菜更少,好像他們隻聊武休就可解飽一樣。
雖說江湖人言姑且一聽,但小鬥笠聽著他們的談話,也覺得甚是有趣,便對丁敖道:“這個武休,有這麼厲害?”
丁敖無奈的歎道:“不然我怎麼會在箱子裏?”
小鬥笠道:“你究竟怎麼惹到這個武休了,為什麼他連錦衣衛都敢關起來。”
丁敖道:“隻因為我是朝廷派來監視旱情的人。”
小鬥笠道:“哦?”
丁敖道:“一旦旱情到了快要餓死人的地步,我就要督促縣令開倉賑災。”丁敖又無奈的自嘲道,“但越是接近權利的人,越會誤以為自己真的擁有權利。”
小鬥笠笑道:“所以你在箱子,而不是在武休的酒席上。” 說著,拿出一個帶了好幾天的烤饢吃了起來。
這連日的幹旱,多處莊家顆粒無收,客棧的酒菜,越來越貴,就連堂堂的鬥笠大俠都難免忍饑挨餓。
丁敖見之不忍,本想說這一頓他請客,但他沉思了一會之後,
突然問道 :“想不想拿幹淨銀子?”
“什麼?”小鬥笠似乎沒太聽清楚。
“我說,想不想拿幹淨銀子。”
丁敖又一字一句解釋道,“不偷,不搶,非贓,還能賺得一世俠名?”
“天下有這麼好的事?”小鬥笠當然需要銀子,大俠都需要銀子。沒人願意餓了多天卻隻吃烤饢。
“當然不會這麼簡單,可能會送命!”丁敖深情嚴肅,絕不是在開玩笑。
聽到危險,小鬥笠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放心了一些,沉聲問道:“怎麼做?你說說看 。”
“和我劫糧,錦衣衛付你錢。”
丁敖輕輕拿出了三錠銀子,和一疊銀票。\"這裏是定金。”
小鬥笠一怔。
“劫糧?錦衣衛付我錢?”
“天旱不絕,地無收成,不止是糧價高升,近日城中已現餓殍。如果真的要等聖上派一個有實權的欽差大臣來此,不知還會白白葬送多少人命。”丁敖沉眉爍目,“我不會在等,我要先斬後奏。”
小鬥笠也心知此事非同小可,確實不能再耽擱。
“而這些銀子,是錦衣衛內部特用銀,就是為了此時招納江湖俠義之士,共謀大局。\"說著,丁敖把銀子推向小鬥笠。銀子閃著財富的懾人光芒。
俠名,財富,仁義,就這樣推到了眼前,但同時推過來的,還有死亡的危險,那是永遠伴隨俠者一生的危險。
小鬥笠不再猶豫,回答道:“我答應!”
隨即又問道:“糧食怎麼運出去。我隻會打人。運糧你有把握嗎?”
“你以為錦衣衛平日隻有一人行動嗎?若不是武休隻手遮天,我們錦衣衛會吃這樣的虧?我的部下會盡可能的安排馬車去迎接我們。隻要我們搞定糧倉,其他事情自然萬無一失。”
小鬥笠點點頭,認可丁敖的計劃,又道“但是這錢....”
”你救了我的命,這也算是一種報答。以官家的規矩,這些定金,拿去買些江湖暗器,藥物,剩下得任你花天酒地。”
“收了錢的俠,還是俠麼?”
“當然是。”丁敖道,“你聽沒聽說過子路受牛的故事?”
小鬥笠搖搖頭道 :“沒有。”
丁敖道:“孔夫子的徒弟子路,曾經救起了一個落水者。落水者為了答謝,送了他一頭牛。但是此事,被同門所詬病,救人應是無私無利的行為,更何況孔夫子門下,更應高風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