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隻聽得身後一聲歎息。
後頸的劍竟然在此時放下。
難道此人非是來救小鬥笠的?
燕子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她聽見了身後之人的聲音,那人不是白龍。
劍鋒離開後頸的感覺,就像從全身抽出每一根緊繃的神經一樣,好似久旱逢甘露。
可就在她精神放鬆之刻。
頓覺手中劍鋒一空,小鬥笠的人已不見。
隻覺一道人影向天竄起。
燕子驚惶之間,向前一步,以腰腹之力回身禦劍。
絕不腹背受敵。
隻是和身後之人目光的交錯,燕子不住驚呼:
“公孫秋!”
她看見的不是白龍,而是公孫秋,已經倒下的恨晚宮伏兵。
死得很安靜,好像在睡夢中去了另一個世界。
此景卻更讓人心生畏懼,不禁想道,“自己若這樣中劍,又當如何。”
霎時間的驚愕,錯過了和小鬥笠再決一招的最假時機。
小鬥笠下落之刻,手如遊龍,鎖燕子用劍之肩。
眼看手掌已至,以遊龍手之力就算抓不碎肩。也能讓她當場棄劍。
燕子襠下收斂未定之心魂,身形下沉,長劍空舞。
小鬥笠掌中一空,神情卻是殺中帶笑,手掌轉而放空,好似未曾想過真要抓她肩頭。
她側向早已出腿,劍未成殺,小鬥笠便已足踏劍身,淩空騰挪間,已旋於身後落地。
燕子回身再出一劍。
無奈,公孫秋的出現已讓她遲鈍三分。
小鬥笠早已料到。劍勢未全出,遊龍手已攻向燕子胸膛。此時她之心神具亂,再無如當初之精妙的收招。隻能側身避之,同時將這一劍刺出。動作一氣嗬成,
這一劍,非是普通的一刺。所蘊陰柔內力,可迷惑劍者感知。甚至快慢難辨。
小鬥笠看穿此劍,身子錯開劍鋒,但同時步伐一變,也無法再傷到燕子。眼看著這一招戰平,
誰知,小鬥笠遊龍手更有妙處,臂向外彎曲,掌勢詭異得一轉。腳步順勢再轉。一招取燕子腰間。
是雲龍脊,作為另一柄佩劍正筆直得插在燕子腰間,。
小鬥笠握住了它。燕子回劍再刺,小鬥笠躲劍之刻,雲龍形彎。
嗖得一下,從燕子嚴密的守勢中抽走。 回躍三步。
雲龍隻有在小鬥笠手中才會彎曲,這是她足足練了五年的特殊禦劍心法。當她抓住雲龍劍柄,世上就已無人能阻止她將其奪回。
這遊龍手一手三變,好似天生為奪回雲龍脊所練。但實上,也確實有根據。這本就是白龍設想自己失劍之時所創掌法。奪劍之招用之雲龍,渾然天成,並不不值得意外。
燕子驚愕間,小鬥笠已經掠開幾丈。
她不知,小鬥笠之所以沒有攻其要害隻因她之傷勢已不能與之肢體相接。遊龍手之威力,已經不再任何名家掌法之下,所運功力不止源自拳掌,而是來自全身。
就算燕子敗,創傷崩裂,她又如何再對付埋伏在它處之人。雲龍形彎之功已讓她有些許痛感。
“雲龍脊果然在你身上。”小鬥笠隻手輕撫劍鞘,強作鎮定道,“恨晚宮的人果然無法相信任何人。”
燕子不相信任何人,哪怕是恨晚宮的同門。
雲龍回歸之時,,就算背上再多幾道傷,也不會失去信心。
“公孫秋,你們算計我。”燕子兩麵看著自己的對手,手中的劍不住的顫抖。
“非也,我不知道公孫姑娘回來救我。”小鬥笠回答的鎮定自若,她說的是實話,她實在沒有想到公孫秋也會和沈世寒一樣決戰在即卻還參與城中是非。但她越是這樣說,燕子越不會相信。
公孫秋冷冷道:“沒人要救你,不然我怎會先放下劍。”
“若不是你放下劍,讓她放鬆,我又怎會有機會。”小鬥笠笑道,“而且,你已察覺我比她敏銳的多。”
“嗬,隨你怎麼想。”
公孫秋的劍轉向燕子,
“魏香痕,還不乖乖跟我回去!”
燕子低頭,手中之劍已握不緊。
小鬥笠聽得也隨之一怔,暗道“原來燕子就是滄海明月樓的魏香痕。難怪出手如此不凡。當年大戰丐幫長老的第三層劍者,銷聲匿跡多年,竟做了恨晚宮的殺手。”
“我現在叫做燕子,不是魏香痕。”她努力使自己鎮定,若因情勢變化而心緒大亂,她就不配做一個合格的殺手。她的臉有說不出的神情,是怒是恨是懼,五味雜陳,一時道不清。
公孫秋橫劍,寒芒盈若秋水,此乃海外神兵“孤芳”劍。在江湖失傳已有數十年。她年紀輕輕,持劍傲立,風儀絕代。她出劍之姿,毫無瑕疵,殺氣劍意卻滴水不漏,與小鬥笠初次劍她之時,劍未觸殺意先至,有天壤之別。收放境界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