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增加生命的寬度(1 / 1)

提到楊冶天,大家可能覺得有點陌生,不過,要是說到他的父親——著名電影楊在葆,很多觀眾耳熟能詳,尤其中老人。80年代,楊在葆在銀幕上是以演軍人而成名的。他扮演的角色,如《從奴隸到將軍》、《紅日》、《代理市長》等一係列英雄形象,在熒幕上為中國男人樹立了陽剛硬漢的標準。

楊冶天是楊在葆唯一的兒子,1996年,楊冶天在北京旅遊時,朋友拉著他去做體檢,身體一直很健康的楊冶天覺得朋友的盛情難卻,但根本沒把體檢當回事。結果出來了,出人意料,他竟身患尿毒症。

患病17年來,楊冶天是一腳踏在陽界,一腳踩在陰間的。病危通知書都下了好幾次。有一次,醫生對他家人做了交代:“楊冶天就在這兩天了!”躺在病床上瀕臨死亡的楊冶天覺得渾身都難受,但他的頭腦中根本沒有“死亡”的意識。他總問自己:“怎麼這麼難受呢?或許明天就會好了吧?”誰都預料不到,就是這樣一位幾次被認為已經死去的人,居然又頑強地活了過來。

最危險的一次,是在做手術時,動脈血管大出血,做手術的醫生身強力壯,一米八的個頭,雙手用力摁住動脈血管,都捂不住血流,隻得將膝蓋頂在楊冶天的腹部才按住了血管,止住了血。就是在這一次,他的心髒停止了跳動。所有的人都以為楊冶天這次真的沒戲了,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結果讓所有的人又為之震驚,楊冶天再次戰勝了死神。

後來,楊冶天回憶,當時他感覺自己正在向一個深穀墜落,但有一個人慢慢把他托了起來,那個人就是日夜守護著他的妹妹。治療期間,與死神戰鬥的過程,不僅僅隻有楊冶天,還有他的家人,或許正是有這樣堅實的後盾,才能夠把楊冶天一次又一次地從死神手中搶回來。

一個星期有七天的時間,但楊冶天說,他的一周隻有四天,另外三天,楊冶天都要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做透析。患病17年,大多數時間,楊冶天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

楊冶天是樂觀堅強的,剛開始得知自己患了尿毒症,一時不能接受,也消沉了一段時間。但這段時間極為短暫,隻有一個星期。一周後,他接受了患病的現實,又恢複了往日的樂觀。

父親楊在葆誇他是個“偉人”,因為在他看來,所謂偉人,就是偉大的人,別人不能做的事情,他能做到。與病魔做鬥爭的過程中,楊冶天做到了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擊敗了死神,所以,他可以算的上是偉人。

從醫學角度判定,楊冶天是一位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但他身體稍微好一點時,就打算去創業,他不想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並且還經常親自開車送貨。繼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勸慰他:“每個人都會遇到低穀,遇到低穀,快速地通過就行了!”楊冶天的一句話讓她難過地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我的低穀太多了!”

有一次,在打點滴時,父親楊在葆打電話問他:“你在做什麼呢?”楊冶天坐直了身體,振作一下精神,故作輕鬆地說:“我在喝咖啡呢!”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從來不想大家為他擔心。後來,身邊的人發現了一個規律,一旦楊冶天說他感覺不好的時候,下一刻他可能會立即暈倒。原來,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給別人添麻煩的。

楊冶天是快樂的,以至於身邊的朋友都沒有把他當病人看。無奈,家人隻得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的朋友:“楊冶天不是‘好人’啊,他身上缺零件啊!”他做過腎髒移植手術,但幾年後,腎髒在體內壞死了。

就是這樣一位隨時麵對死神的人,醫院所有的醫療器械幾乎都在他身上使用過的病人,居然還有心情與醫院裏的護士開起玩笑:“我到這個醫院已經有17年了,從時間上算,我可以當你們的主任了1”如今,護士們都親切地叫他“楊主任”。

楊冶天感慨道:“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是不能控製的,但你可以控製它的寬度!”楊冶天就是在這樣快樂地生活中,將自己生命的寬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