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舌尖上的童年(1 / 1)

同事捧著一抔桑葚,笑咪咪地走進來:“快來嚐嚐!”這是她從校園拐角的桑樹上采下來的。烏黑發紫,看著就很誘人。同事用水清洗幾遍,又用開水燙了一遍。桑葚是個好東西,天然無汙染的。於是拈起一個放在嘴裏,味道尋常,還略帶點青澀,遠不如記憶中的那般酸甜。不由地發出感慨:“怎麼沒有孩提時的桑葚好吃了?”不想竟引發大家的共鳴。相同的桑葚,不同的年齡,或許隻能這麼理解了!

提及童年,話題就像開了閘的河水,有奔騰洶湧之勢。

上小學的時候,鄰居三丫家的院子裏有一棵桑樹,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每天中午上學,我都會去等她。然後,得了大人的應允,用竹竿打下幾竿桑葚,各自撿在手心裏,吹吹上麵的灰,一路走一路吃,嘴巴都染成紫色,一看就知道是個讒嘴小貓。有時不小心把衣服上沾了汁水,因為洗不掉,還挨了媽媽一頓罵。

我的話題還沒有完,另一位同事就接上話茬,“那時候什麼東西都好(hǎo)吃!”“不是好(hǎo)吃,是好(hào)吃!”有人笑著插科打諢。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

小時候,做一種遊戲時首先要分配人,為了公平起見,兩個為首的人高高地拉著手,別的小朋友貓著腰,從下麵經過。一邊鑽,一邊高聲地唱著童謠:“騎大馬,帶彎刀,問你吃橘子吃香蕉?”被攔住的人,就按照自己喜歡吃橘子,還是喜歡吃香蕉,分別站在代表橘子香蕉的孩子身後。當時我最喜歡說吃香蕉,因為記憶中,我是沒有吃過香蕉的。

薔薇的薹是很好吃的。陽春三月,薔薇剛剛探出嫩頭,芽兒壯碩鋒嫩,用手指輕輕一掐,就折斷了,剝了皮,就是風味零食。“毛姑娘”也是很好吃的,小朋友們會結伴去茅草多的田埂上,拔一大把毛姑娘,再找個避風向陽的地方,一屁股坐在地上,各自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果實。還有刺槐的花蕊,也有絲絲甜味……

夏天,好吃的東西更多了。地裏的甜瓜,田裏的山芋,都是隨手可得的。膽子小的,站個崗,望個風,最後也可以分得一杯羹。我有兩個哥哥打頭陣,即便什麼貢獻也沒有,也少不了我這一份。

記得夏天午睡醒來,哥哥最常帶回來的,就是六月的雪花藕,還有蓮蓬。生產隊裏看藕塘的大爺,也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誰家沒有個小讒嘴,誰願意為這些小孩子跟他家大人紅臉?隻要動靜別太大,不把荷葉都弄壞了。他也就是站在岸上,吆喝幾聲就走了。

我也喜歡秋天,山上的野果都紅了。有棠梨,小,而且酸澀。不過,吃起來也蠻有滋味。要是不怕刺,還可以去摘野棗,秋天的野山棗都紅得發紫,在刪繁就簡的秋林裏格外顯眼。野棗的很甜,與家棗的味道相似,隻是核大肉少,不經吃而已。還有野山摣,也是酸裏帶著甜,在山上放牛,采蘑菇時,總能很意外地遇見一兩株頂著果實的野山楂樹,紅撲撲地,特討人喜愛。

童年很貧瘠,但童年從來不缺少快樂。舌尖上的童年,總是那麼讓人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