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村路口邊有間客棧,提供食宿也賣酒。此時正是傍晚,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照映出山村的寧靜。
“小二,你大爺我今天心情好,先來兩盅,再拿一壇二皇酒給我裝好咯!”
“哎呦,李大爺怎麼有空來小店?您稍後,馬上好!”
小二一邊拿酒一邊疑惑道:“李大爺今兒個有甚喜事,讓小的也高興高興?”
“嗨,話說今天老頭我上山幹活路過幽蓮寺後山岔路口,遠遠地就看見路邊大石頭上有個白色的包裹。這世道稀奇古怪的事多了去了,指不定就是何方妖怪變著法禍害咱老百姓,我也沒理那麼多就繼續朝山上走去,剛走過山坳那白布包裹就給橫到地上來了,我敢肯定就是原來那個,然後我往回走到岔路口,原來那塊果然不見了。我就想,就算前麵有妖怪也要進山啊,要害咱老頭子,咱也沒奈何,然後我就慢慢的走到那山坳。”
老頭話說到這接過酒大喝一口,激動地兩手一拍。“嘿嘿,那白布包著的是個孩子,才剛斷奶。哎呀,多好個孩子,他父母也舍得?”
“哎,我說,孩子男的女的?”小二好不容易插句話。
“哦,男孩。我這不剛去李員外那上報去了,李員外說最近也沒說有誰家丟孩子的。就讓老頭我代養了。”
“那您可得養好了!現在這世道可不太平!”
“那可不是,沒上山前我就聽說小孫子昨晚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家人今日早上在牛棚發現的。”
“哎!這妖魔鬼怪咱老百姓也管不了。您把孩子養好才是個理。王嫂前幾天不是生了個孩子麼,去給孩子討幾件衣褲吧!眼看就大過年的。”
“哦,那我得趕緊去看看。”李大爺一邊把酒喝完一邊急忙說道。
“酒錢記賬上了!您快去吧!”
李大爺拎著酒瓶的背影消失在鋪滿夕陽餘暉的青石路上。
李大爺回到家已是月上天穹,蒼白的月光照亮了回家的青石小路。李大爺伸手推開老重的木門,開門聲在寂靜的夜裏格外地刺耳。
進門右上角打了個灶台,灶膛還冒著零星的火光。左下角、進門的右邊則擺了張矮矮的八仙桌。右上角黃泥磚砌成的牆壁開了一道門,裏麵是睡覺的房間。簡單的擺設顯露出鄉村淳樸的氣息。
李大爺進得門來好一通收拾。到灶膛挑了些火炭裝進盛滿灶膛灰的小火爐子裏,把孩子過冬衣褲放好,然後倒了碗酒。這才進得房間準備歇息。
此時小孩子瞪著大眼睛望著李大爺慢悠悠地喝著酒。
“嘿嘿,小家夥。以後咱爺倆可得相依為命咯!老看著爺爺,想來點爺爺的酒麼?”說著把酒在小孩子嘴邊沾了點。
“以後爺爺可有得忙咯!唉,該睡了。”說完把油燈吹滅。。
夜已深,人已昧,宵瑣常事度輪回。相逢看似有緣,因果也或偶然。
俗話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縱曆悠悠千百世,夢回凡塵似長眠!
轉眼間八年已過,當年的黃口小兒已是始齔之年的半大小子。經常和村裏的幾個同齡小孩遊山玩水,抓魚摸蝦,偶爾上山采摘一些清香的野果。
這一日,天氣晴朗,正月以來難得的好天氣。村北一處草坪,一群孩子正在玩耍。
“妖怪哪裏走?”孩子們正在玩俠客英雄斬妖除魔的遊戲。前頭帶領一群“義士”的是孩子王,相比其他小孩稍大。所謂的劍隻是一塊薄竹片而已。
“我不想做妖怪了!我也要做大俠!還我劍來!”前麵逃跑的小孩叫阿森,阿森隻是小名,所謂的書名叫李劍生。長得倒是眉清目秀,隻不過略顯木訥。身子還比其他小孩矮瘦。“說好輪流做妖怪的,我都做三次了!劍還是我爺爺給我做的呢!哼,我不做了!”說完抬眼看天。
孩子王被說得一愣,其他的小孩臉上也有點陰陰的。但一群孩子裏卻有一個胖胖的虎裏虎氣的小子此刻頗有點不好意思,他走出來打圓場:“要不就讓我來做一次?”他叫胖虎,平時和阿森最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