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把全職太太當待遇(1)(1 / 1)

情感心理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女人向往做全職太太,似乎這種身份可以昭示老公有經濟實力,還顯得自己優雅。抱這種目的,做不好全職太太。

以我在日本做了多年全職太太的經驗而言:人生中,職場無處不在。在家庭中,作為主婦,同樣要具備職業素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假如在職場上未被認可,也別指望把回歸家庭當退路。家庭不是逃避責任的避風港,放任自己的結果,是可能在家庭中也地位不牢——“被下崗”。

和先生建伍認識時,我在東京一家國際連鎖酒店西餐部做行政管理。那年我28歲,事業算是春風得意,但每年都必須調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展業務。漂泊感讓我發自內心想定居下來,暫別工作,嫁人生子。

建伍在一家日企做組長,嫁他入籍之前,我以為做全職太太比上班輕鬆很多。真“跳槽”後,我才發現,這份工作一點也不輕鬆。

雖然我掌管建伍的工資卡,但家裏財政情況並不好,空有權利卻無可支配資金。建伍買了一套帶小院的兩層小樓,35年貸款,他那時月薪是40萬日元,每年兩次獎金,金額大約是六個月薪水,每年加薪一次。看來似乎可觀,但僅房貸每月就得還18萬,加上居高不下的物價,必須精打細算才剛剛夠用。

我學會了記賬,每月還貸多少、水電煤氣電話之類的固定開銷幾何、飲食支出多少、人情往來多少、臨時計劃外開銷哪些……月底一結算,略有盈餘便麵有喜色,寅吃卯糧便愁眉苦臉,琢磨著要從哪裏縮減一點開支。

那些體力活更讓人頭疼。房間都是鋪的榻榻米,每天必須清潔。用吸塵器是不夠的,必須再用打濕又徹底擰幹的地板巾細細擦拭,順著蒲草編製的紋路走向使勁兒,一點點地將微塵清理出來。

天氣好時,榻榻米必須搬到院子裏做紫外線消毒。每塊榻榻米長1米寬0.5米重10斤,樓上樓下的榻榻米加起來是300塊。拆下、搬出、搬進、安裝,一整套工序下來,工作強度遠超萬米長跑。

有些女人骨子裏就怕的東西也必須迎難而上,比如蟑螂。市售殺蟲水不能用,會在木板牆壁和榻榻米上留下擦不掉的痕跡,必須自製硼酸丸子:把半斤洋蔥剁成泥,擠掉水分,兌入一盒硼酸粉、三兩麵粉、一勺砂糖、一勺奶粉,攪和均勻,捏成湯圓大小,徹底幹燥後,擺在蟑螂出沒的地方。每天還得去檢查丸子有沒有被啃過,找找家裏有沒有毒發身亡的蟑螂。

整天宅在家裏也是不行的,還要經常拋頭露麵,才能顯示你的存在感。起先我常穿著家居服去買菜,收獲無數怪異眼神。

鄰居太太委婉地告訴我,對全職太太而言,去菜市場的性質等同於職業女性進辦公樓,哪個女人會穿著睡衣去上班?所以,哪怕累得半死,出門前也必須打理好頭發換好得體的衣服,略微化個妝,蹬上高跟鞋前往菜場。

後來生了女兒,公婆也搬來一起生活,我愈加忙碌。從早上5點50分起床做飯,通常要忙到晚上9點半。作為全職太太,我每天的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

這還是平常日子,遇到特殊日子還需“加班”。比方說到了櫻花祭,要舉家出行去看櫻花。起床就必須提早到4點,必須做出涵蓋壽司、天婦羅、沙拉、關東煮、三明治……九種食物的賞櫻大餐,將碩大的食盒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