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宮記者晚宴的那些傳言
視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23日發表了題為《關於白宮記者晚宴的五個不實傳言》的文章,編譯如下:
1921年,50名白宮記者聚會慶祝他們的新主子上任,那隻是一次小型行業性宴會。如今,它已成為華盛頓社交日程上的一大盛事。白宮記者協會晚宴由來已久,但它常常被人誤解。下麵我們就來破解關於它的一些不實傳言。
它是華盛頓頂級優雅之夜 大家看到的照片是:身著禮服的總司令與喜劇巨星相視大笑,媒體大腕向光彩照人的年輕女星獻殷勤。但若把鏡頭往後拉,魅力值就會急劇下降——他們在一個跟飛機庫差不多大的酒店舞廳裏,在場的還有另外大概2600人。有些好萊塢貴賓得知他們受到的邀請其實並非到白宮赴宴後大吃一驚。而且,滿屋子的各路名人名記經常會做出奇怪的事情。2006年喬治·克魯尼穿過華盛頓希爾頓酒店的走廊時,圍觀的人群擠得他喘不過氣。更惡劣的是2012年,一幫人圍在林賽·羅韓的桌子附近,或指指點點,或呆呆觀望,或私語嗤笑。
它是“書呆子舞會” 作家安娜·瑪麗·考克斯幾年前最先用這個帶有調侃意味的詞來指稱白宮記者晚宴,隨後迅速風行。它並不那麼貼切,因為知名廣播新聞記者也會出席。但它確實抓住了要點:晚宴聚集了華盛頓環城路內耍筆杆子的那些家夥和他們的政界同行,大家高高興興地著盛裝、吃大餐共度一個難得的良宵。
但漸漸地,一些另類名流加入起來,與新聞業關係不大或毫無關係的人也渴望受到邀請。很多花錢訂了桌位的傳媒組織把越來越多的席位留給其公司老板或重要廣告客戶,也就是說,真正書呆子的席位越來越少。
它是結交名人的大好時機 晚宴老前輩會講述他們曾在女廁所裏跟芭芭拉·史翠珊聊天,或者在吧台與羅布·洛探討《白宮風雲》劇本。那時候,跟來訪明星搭上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幾乎讓那些顯然有點格格不入的人感到受寵若驚。但現在,晚宴上的名人太多了,大多數人都泰然自若。
傳媒組織還會邀請華盛頓人當中走紅節目——比如《紙牌屋》——的全班人馬,這些人來年就會作為其他新聞機構的貴賓再度出席。過去跟他們搭訕試試吧,你會感覺自己破壞了一場家庭聚會。
它完全出於高尚的動機 有批評者抱怨說,這個晚宴已經變得過於臃腫、一心關注名人且炒作過頭。對此,記協總是回答:炒作是為了把票賣出去,而賣票所得全都用作了獎學金。
但慈善演出算不上最有效的籌款形式,白宮記協晚宴也不例外。這個晚宴在創始之初是不折不扣的社交活動,直到1991年才開始把收入用作新聞專業學生的獎學金(去年的總額為86550美元)。《華盛頓郵報》記者審核了納稅記錄後發現,雖然這個晚宴如今能穩保70萬美元以上收入,總是能夠高於支出,但過去幾年的運作成本花掉了一部分本應用於慈善的收入,據推測用作獎學金的數額已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