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衣舞是怎麼在農村流行起來的
百態
從雇請歌舞隊和專職的哭喪者,到請人跳脫衣舞、唱黃段子,這些“花樣”在全國不少農村地區都不少見。文化部日前通報了兩起在農村地區查辦的脫衣舞案件: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2·15淫穢表演案和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2·27淫穢表演案。
葬禮上上演脫衣舞 今年2月15日,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紅玫瑰歌舞團”參加了成安縣李家疃鎮抹疃村一位老人葬禮上的演出。當天20點至22點30分,“紅玫瑰歌舞團”的6名演員表演了嗩呐獨奏、二人轉、舞蹈等節目。在演出最後一個節目“豔舞”中,進行了“脫衣舞”表演。
河北媒體不久前曾報道,有網友說,春節期間,成安縣某村的葬禮上出現了脫衣舞表演。在網上流傳的一組照片中,舞台後麵的屏幕顯示著“沉痛哀悼××××駕鶴西遊”的字樣,現場觀眾中還有一些小孩子。
同年2月27日,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夢溪街道章塘村一位老人的葬禮上,3名演員以跳“脫衣舞”等形式進行了淫穢表演。
24歲的王某某是當晚的表演者之一,她從事這一行已經一年多。王某某說,紅白喜事一般隻是唱唱跳跳罷了,如果要“特殊表演”需要加錢。“一場普通的表演大約需要1000多元,‘特殊表演’則需要三四千元。我們自己也能多賺幾百元。”
兩起案件中的相關人員,都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處罰。
班主9年前年收入就有20多萬 農村喪事上出現脫衣舞演出,已經不算是新鮮事。2006年,央視《焦點訪談》節目就關注過這個問題。在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溫泉鎮,脫衣舞在一些農戶辦喪事的場合輪番上演。
在離溫泉鎮10多公裏的孔白村,當地村民說,一般老人八九十歲死的,就弄這玩意兒(跳脫衣舞),因為這樣有麵子,要不然沒人看。
這些在喪事上表演的班子由班主臨時組建。在溫泉鎮,有十幾個組織演出班子的班主,競爭很激烈,為了搶到更多演出生意,光是吹拉彈唱還不夠,還要看誰的表演更刺激。靠著低俗不堪的表演,這些班子賺著大把大把的錢。一個班主說:“一次2000多塊錢吧,每月能演出20多場,我一年總收入20多萬。”
不跳豔舞不熱鬧沒麵子? 為什麼在喪事這種肅穆沉痛的氣氛中,會上演淫穢下流的表演呢?
有學者撰文說,大約上世紀90年代末,農村地區開始興起了雇請歌舞隊和專職的哭喪者。剛開始時,樂隊和專業的哭喪者著實產生了“熱鬧”的效果,吸引了不少觀眾。但由於其表演相對文明,除了唱一些流行歌曲外,並沒有其他“好玩”的成分,因此“越來越沒人看”。喪事儀式於是發展到了如今的跳脫衣舞、唱黃段子以及表演極為下流動作的形式,以獲取台下男女老少的笑聲。
而村民的“需求”,也帶來了市場。一些村民說,請草台班子演低俗節目是為了裝麵子。不管紅白喜事,隻要來捧場的人多就說明這家人氣旺,正是這種思想觀念使低俗表演有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