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在工民建中的應用(1 / 2)

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在工民建中的應用

技術應用

作者:夏利民

摘要:工業與民用建築樁基施工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程體係,對施工質量和安全的要求十分嚴格,其中樁基施工非常關鍵。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程實踐,對樁基施工中打(沉)樁機械設備的選用和施工方法進行分析,以更好地滿足樁基工程的發展,保證工程質量。

關鍵詞:樁基工程;施工技術;工民建;打樁;機械設備

中圖分類號:TU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5-0057-02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樁基施工技術湧現出來,在眾多樁基技術中以灌注樁基技術最為常見,並廣泛應用在公民建樁基工程中。本文主要對灌注樁技術進行相應分析,在相應分析中可以得知樁基施工技術能更好滿足現代化工程施工,但是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新的樁基技術將會湧現,要想更好地滿足樁基工程的發展,還需要對樁基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創新性研究。

1 樁基的選擇

樁基的選擇至關重要,一旦樁基選擇缺失科學合理性、有效性,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筆者認為,在選擇樁基時應考慮好下述多項工作:(1)若持力層較深,則難以進行人工挖孔樁,其原因在於施工與排水困難、施工成本相對較高;(2)部分岩石風化物具有浸水易軟化等特點;(3)場地岩土工程地質條件較大程度上關係到樁基礎施工是否能夠高效有序進行,同時持力層埋藏深淺程度又直接影響到管樁的經濟優勢是否能夠充分發揮。

對於預製樁來說,其作為一種常用的擠土樁,單位麵積內的承載力較強。預製樁最適用於持力土層較為鬆散的夾層內,同時預製樁不僅工序較簡單、價格合理,而且還能夠起到縮短工程工期的積極效應;對於灌注樁來說,其具有兩種形式,包括水鑽灌注樁與螺旋鑽孔灌注樁,沉管灌注樁其中不同的樁基適用於不同的施工條件。特別注意的是樁基工程施工過程中切實規避地基存在過大沉降與不均勻沉降的高層建築。

2 樁基工程施工順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首先,群樁應自中央逐漸至四周施工;其次,排樁既可以自中間逐漸至兩頭施工,又可以進行分段施工;再次,若周圍存在建築物,則應自鄰近建築物一側逐漸至無建築物的一側施工;最後,處理淺基坑時應先打樁後挖基坑。

3 樁基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要求結合樁基工程的質量要求與施工地的地質狀況等多方麵以確定樁基的具體施工技術,具體體現在下述方麵:

3.1 施工準備

樁基工程施工準備階段包含多項工作內容,其關鍵工作內容在於結合具體工程的現實狀況準備資金,並聯係各項目的施工單位。

3.2 測量放線

要求以施工圖與測量平麵控製網為依據開展樁位測放工作,同時嚴格按照檢測、複測及報驗等程序鞏固測量成果,並對樁位做出特殊保護處理。

3.3 泥漿製作

泥漿製作是一項重要且複雜的工作,要求以土、水及純堿等物資為原材料,並嚴格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形成泥漿。此外泥漿循環過程中應借助泥沙分離器實現對泥漿中含砂率的有效控製。

4 樁基工程中灌注樁的技術特點

4.1 測放樁位

要求在對現場樁位進行設計的設放時應考慮到設計院提供的設計仿真與現場控製點狀況,同時落實好永久性標記以保證軸線基點科學準確。另外,深入分析現場地理條件與地形狀況,並合理設置適合地形的坐標形式與一些放樣的基點,並借助全站儀最大限度上降低人工測量誤差。

4.2 埋設護筒

由於護筒能夠起到保護打孔口的作用,所以護筒埋設工作不容忽視。筆者認為,應以5mm左右的鋼板材料為護筒製作原材料,而護筒的直徑取決於孔口的大小。要求護筒的內徑比鑽頭大20cm,同時埋入土層的深度應在2m左右,此外為確保水能夠正常排出,需在護筒上開設溢水口。

4.3 打孔

由於GO-12鑽孔機同時具備轉速快鑽孔速度高與打孔要求嚴格等特點,所以多數施工單位傾向於運用GO-12型鑽孔機鑽進打孔,如此既有助於提升施工進度,又能夠確保孔深度與持力能力。

4.4 泥漿護壁

泥漿護壁作為成孔的重要構成要素,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成孔質量,即泥漿護壁質量越高,則成孔使用中的強度越高;反之泥漿護壁質量越低,則成孔使用中的強度越低。對於粘性較好的粉質粘土層來說,應進行自造護壁;對於粘性較差的土層來說,可通過加強護壁以改善保護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