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莫斯科險遭滅頂災希特勒初嚐失敗苦(1 / 3)

第六十二回 莫斯科險遭滅頂災 希特勒初嚐失敗苦

雖然蘇軍進行了英勇抵抗,但德軍還是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至1941年10月,德軍完成了戰略突破,渡過西維納河,進逼第聶伯河。但對於斯大林來說,初期的失敗決不意味著末日的到來。蘇聯有近2億人口,符合服役年齡的男子有1600萬人。在烏拉爾山後規模巨大、生產效率很高的軍工廠依舊安然無恙。

然而希特勒不能等待了,他急於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在完成戰略突破任務後,又以182個師500多萬兵力繼續進攻。其總部署是:北方集團軍群繼續圍攻列寧格勒,奪取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合圍並消滅斯摩棱斯克的蘇軍,為進攻莫斯科創造條件;南方集團軍群合圍第聶伯河右(西)岸地區的蘇軍。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主攻方向是莫斯科。為此希特勒集中了180萬軍隊、1700輛坦克和1390架飛機。9月3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以“台風”為代號,從南翼向莫斯科進攻。

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了蘇軍防線,從南北兩方麵包圍了維亞茲馬。在南翼,德軍3日占領奧廖爾,6日占領布良斯克。與此同時,德軍坦克部隊從北麵突破維亞茲馬防線。7日,德軍第4坦克集團軍又從南麵突入維亞茲馬,南北合圍,把蘇軍4個集團軍包圍起來。10月中旬,部分蘇軍突圍,大多數被俘。據戰後西方出版的有關書籍記載,從10月2日到月中旬的兩周內,進攻莫斯科的德軍完成了三個大的包圍圈,在這三次作戰中,蘇軍損失66.3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電召朱可夫立即從列寧格勒返回莫斯科。當朱可夫來到斯大林辦公室時,斯大林正患感冒,臉色十分憔悴。他吩咐朱可夫立即到方麵軍司令部去了解情況,並隨時打電話向他報告。告別前,斯大林問:“你認為德國人最近期間會再次進攻列寧格勒嗎?”

“我想不會。敵人損失慘重,又把坦克和摩托化部隊從列寧格勒調到了中央方向。敵人無力以列寧格勒地區現有的部隊,實施一次新的進攻戰役。”

“你認為,希特勒將把列寧格勒地區調出的坦克和摩托化部隊用在哪裏?”

“顯然,用在莫斯科方向。”

談話時,斯大林站在桌旁。桌上放著標有西方方麵軍、預備方麵軍和布良斯克方麵軍情況的軍用地圖。他說:“看來,敵人已經在這個方向上行動了。”

由於情況緊急,當夜朱可夫就驅車來到西方方麵軍司令部。盡管房間很暗,他還是能看見大家臉上的緊張表情。參謀長馬蘭金中將回答了朱可夫提出的問題,當前這裏的主要問題是兵力不足,可能無法阻止德軍向莫斯科的突破。他向斯大林報告後,又來到布瓊尼元帥的預備方麵軍司令部。

經過實地勘查和了解,朱可夫對自己的情況有了初步了解。擔任莫斯科接近地防禦的有西方方麵軍、預備隊方麵軍和布良斯克方麵軍。截止10月初,三個方麵軍的作戰部隊共約125萬人、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和迫擊炮、677架飛機。

現在問題很明顯,必須科學地使用有限的兵力和物力,必須加強統一指揮和密切配合。統帥部決定將西方方麵軍和預備隊方麵軍合組成西方方麵軍。任命朱可夫為司令員,科涅夫為副司令員。

10月12日清晨,科涅夫奔赴加裏寧。那裏的情況極為嚴重,他親自接管了第22、第29、第30和第31集團軍的指揮權。德軍已攻占了加裏寧,他無法再繼續前進。幾天以後,即10月17日,成立了加裏寧方麵軍,科涅夫任該方麵軍司令員。

蘇軍指揮部感到苦惱的問題是部隊不夠,無法有效地占領這條136英裏長的防線。雖然設想部署150個營來守衛這條防線,實際上隻湊足了45個營。10月9日,莫紮伊斯克防線更名為莫斯科預備方麵軍,並得到5個新編機槍營、10個防坦克炮兵團和5個坦克旅。10月11日,該部並入第5集團軍。

朱可夫的使命是明確的,時間是寶貴的。根據最高統帥部指示,莫斯科預備方麵軍應在12日午夜前,移交給朱可夫經過改組的西方方麵軍。從10月7日起,從各方麵抽調部隊派往莫紮伊斯克的有:14個步兵師、16個重新編組的坦克旅、40多個炮兵團、10個敷雷和噴火器連以及其他部隊。

為了阻止德軍的攻勢,朱可夫命令在威脅最嚴重的接近地道路上,建立許多防坦克支撐點和火炮支撐點,並且特別注意可能進行伏擊的陣地。

10月13日,在敵軍強大攻勢麵前,蘇軍被迫放棄卡盧加,並在莫斯科所有的主要接近地上進行浴血奮戰。10月15日,已有50輛坦克推進到圖爾基諾沃地區;大約100輛坦克推進到洛托施諾地區;100多輛坦克推進到馬卡洛沃和卡拉加托沃地區,大約50輛坦克到達博羅夫斯克地區;還有40輛坦克到達鮑羅季諾。德軍第43軍向塔魯薩方向進攻,奪取了塔羅薩和阿列克辛兩個城鎮,從北麵對圖拉形成深遠包圍。

西方方麵軍在德軍日益增強的壓力下,不得不向後撤退,莫斯科麵臨的危險與日俱增。德軍在蘇軍防禦中部佛敏斯克和波多爾斯克方向,完成了縱深突破。從西、北、南三方麵包圍了莫斯科。從13日起,通向莫斯科的所有重要作戰方向都展開了激烈戰鬥。

在莫斯科危急的日子裏,全市三天內組織了25個工人營,12萬人的民兵師。全市約有45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事。

戰鬥在莫斯科西部接近地激烈進行著,莫斯科市民的工作條件越來越困難。他們冒著空襲,對莫斯科市內和市郊的大型工業企業繼續進行大規模疏散。8.8萬輛鐵路貨車,滿載著設備、金屬材料和各種半製成品,滿載著工人及其家屬,奔赴烏拉爾、西伯利亞、中亞和哈薩克。開始疏散前,莫斯科有7.5萬台切削機床,經過疏散隻留下2.1萬台。戰前,莫斯科供電係統超過1400萬千瓦,到1941年秋,不足這一數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