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回巴爾幹東西初交涉華沙人起義成悲劇(2 / 3)

盡管德軍受到很大的削弱,但仍能進行防禦戰和積極的抵抗。它還有540萬軍隊。為了繼續支撐這場戰爭,10月18日,納粹德國政府發布組織“民軍”的命令,應征18歲到60歲的德國人,由希姆萊領導的民軍作為預備軍使用。雖然此時第二戰場已經開辟,但希特勒統帥部仍將其大部分兵力置於東線戰場。他在這裏有370萬軍隊,5.6萬門大炮、8000輛坦克,以及近4100架作戰飛機。同時,由於蘇德戰場的戰線縮短了一半,因而德軍的防禦密度提高了,後勤補給和兵員補充也因為戰線推向德國周邊而縮短。戰鬥的激烈性和殘酷性也隨之增強。

此時,蘇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在各方麵都超過了德軍。1944年底,蘇軍作戰部隊人數為670萬人,各種大炮10萬餘門,坦克1.18萬輛,作戰飛機1.47萬架。

在西部戰場上,美英法等國盟軍共有76個滿員的裝備優良的師和15個獨立旅,6500輛坦克、1萬多架飛機。希特勒用來對付西線盟軍的兵力,隻有74個非滿員的戰鬥師和3個旅 ,1600輛坦克和強擊炮,以及1750架作戰飛機。因此,第二戰場開辟不久,盟軍就在人數和裝備上取得了對德軍的絕對優勢。在人數上超過德軍一倍,坦克超過3倍,在飛機上超過5倍。

1944年7月下旬,蘇軍的夏季攻勢使其推進到維斯杜瓦河。各方麵的報告都表明,波蘭在最近即將落入蘇聯人手中。忠於倫敦政府的波蘭地下領導人,必須決定何時舉行反對德國人的總暴動,以加速祖國的解放。流亡倫敦的波蘭政府授權波軍司令博爾.科馬羅夫斯基將軍與他的文職顧問,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時候宣布起義。

但隨著蘇軍的迅速推進,一個重要問題出現了,蘇軍運輸線路不斷延伸,其運輸能力受到製約,從而影響到蘇軍繼續向前推進的能力。但這一軍事上的困境,隻有蘇軍最高統帥部感受深刻,外界一般被表麵現象所蒙蔽。

7月20日,傳來了謀刺希特勒的消息,緊跟著又是盟軍猛衝過諾曼底的新聞。22日左右,波蘭人截獲了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無線電報,下令全線撤退到維斯杜拉河西岸。同一天,蘇軍渡過河,其前哨向華沙方向推進。毫無疑問,一場總崩潰行將發生。

博爾將軍因此決定,發動起義來解放這個城市。他手下大約有4萬人,儲備了夠打7-10天的糧食和彈藥。維斯杜拉河對岸蘇軍的炮聲已經可以聽見,蘇聯空軍從剛占領的靠近華沙的各機場起飛轟炸華沙的德軍。最近的機場隻需20分鍾即能飛到。

同時,在波蘭東部,一個共X黨的民族解放委員會已經成立,蘇聯人宣稱解放了的國土必須置於他們的控製之下。7月29日,即起義前3天,莫斯科電台播發了一篇波蘭共X黨人對華沙人民的呼籲,說解放的炮聲已在耳邊響起,號召他們像1939年那樣,參加到對德鬥爭的戰鬥中去,現在是時候了。

31日晚,華沙地下軍司令部得悉蘇軍坦克已在華沙東麵突入德軍防線。德國軍用電台用無線電台宣布:“今天俄國部隊自東南方向華沙發動總攻”,俄國部隊現在位於不到10英裏遠的地點。在華沙的波蘭地下軍司令部命令次日5時舉行總起義。

博爾將軍這樣描繪華沙發生的一切:

鍾敲5點,千萬麵窗戶猛然一閃而開,一陣彈雨從四麵八方落在過路的德軍頭上,射向他們的建築物與行進的隊列。一眨眼,留在街頭巷尾的老百姓都消失了。從一幢幢房子裏,我們的弟兄一湧而出,投入戰鬥。15分鍾內全城百萬居民都卷入了戰鬥,各種交通都停了。就在德軍前線的緊後方,華沙,作為東南西北四麵八方輪車輻集的巨大交通中心來說不再存在了,解放這個城市的戰鬥在進行中。

消息於次日傳到倫敦,各方都在急切地等候著更多的消息。蘇聯電台保持緘默,空軍的活動也停止了。

8月4日,德軍從還在他們手中的、遍及市區和郊區的各個支撐點,發動了反攻。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通知英國政府,要求英國空運補給十萬火急。起義者麵對匆忙拚湊起來的德軍5個師的反攻。赫爾曼.戈林師從意大利開來,另外還有兩個黨衛軍師隨後也很快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