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陰陽眼的覺醒(1 / 2)

明安縣城如今人口已經增長到了十五萬人,這裏的政治通明,政策利民,商業異常繁華,一洗之前的頹勢,在這裏的街道上,你隨時可以看到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比如自行車,在這裏已經基本普及了,包括很多小商販的交通工具都是一輛三輪自行車,這裏的新生代貴族,坐的也都是四輪馬車,一些大的行腳商行,貿易往來的拉貨車,都是載重很好帶有貨箱的六輪馬車,縣城跟下麵的行政單位,城鎮,鄉,以及村子之間的來往也都是用四輪馬車,有的甚至使用了六匹馬力的,多輛馬車連接再一起的車廂,進行客運,節省的時間隻占到了從前的四分之一。這裏快節奏的生活,生產效率,帶來的就是明安縣城的高速發展。因為四輪馬車,自行車的普及,對道路的要求也就提高了,這裏從縣城開始,通往所有的明安縣城境內的道路,全都得到了重修,修整的人力都是從戰俘營中挑選出來的,組建的明安縣城第一建築工程隊,這些人自從參加了明安縣城的建設,一直到年後,這些人現在你根本不需要人再來看守著進行作業了,他們現在是你打他,他都不走了,這裏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正是他們所期望的嗎?那為什麼還要走?這裏的薪水相當的高,他們當初的小頭目,如今已經被赦免了,平且成為了明安縣城的一名公民,據說他新娶的媳婦,還是開國縣侯公孫無忌親自主持的婚禮,而且還是一位異族的漂亮美女呢。

他們需要的房子,土地,愛人,穩定的生活,以及希望,最最重要的是,在這裏,公孫無忌給了他們做人的尊嚴!這是在哪裏都得不到的東西,這裏沒有人會因為他們是戰俘而低看他們,反而因為他們對這個城市做出的貢獻而被人尊重。因此,他們工作高昂的熱情,保證了工程的質量與速度,都是最好的。他們感激公孫無忌給了他們這一切,他們隻有努力工作,來報答他。

從縣城出來的每一條路上,每隔五十公裏,都會有一個驛站,為往來的商旅,提供便民服務,給馬車養護、維修,還有臨時休息以及過夜的旅館,酒肆,飯莊等等設施,這個驛站在明安縣城有各專用的名字,叫做‘服務區’!

現如今最早跟隨公孫無忌來的老兵,幾乎人人都當上了軍官,他們工作的重點不是對內,而是守護著明安縣城的邊防線,如今駐紮在明安縣城周圍的兵力達到了兩萬人,很多新兵營都設在了這裏。

安溪郡府的長吏名叫:王文學,是整個安溪郡府行政最高長官,軍事方麵是由劉峰,劉統領統帥,所屬部隊滿編是五萬人,但是現如今由於土地兼並,導致了大量士兵逃亡,軍紀嚴重渙散,士兵缺少有效的訓練,平時抓一些蟊賊還可以,要是用來上陣殺敵,估計敵人還沒有攻過來,這邊已經逃的七七八八了。好在他們這裏屬於邊境,歸屬西部軍區防區,可是朝廷為防止邊軍勢大,地方軍政,邊軍不得幹預,非請勿進,他們隻能在自己邊區的軍營裏麵待著,以及必要的巡邏之權。同樣的地方上也不得幹涉邊軍的軍務。

莫折天鴻由於之前跟楊茂成交戰過幾次,二人之間也經常有書信往來,這次楊茂成帶領部族投降,莫折天鴻也旅行了他的諾言,善待白馬部眾,使得楊茂成漸漸歸心,幫助莫折天鴻統禦歸納這些來投的部眾,同時也派遣使者打理了周圍的勢力首領,劃定了界限,簽署了互不侵犯契約,使得周邊的首領紛紛把眼光望向了周圍,不在盯著莫折天鴻了。

他也利用這段時間把所有來投的軍隊紛紛打亂,重編,使得軍隊的向心力更強,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軍隊的掌控,如今他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十二萬人,其治下的牧民更是達到了五十萬人,已經在草原算得上大部落了,但是草原上的資源還是太匱乏了,物質不夠豐富,想起之前要不是與阮正豪之間常年的‘貿易’往來,也不可能為其吞並白馬部族奠定基礎,如今勢力膨脹的他,就把目光定格在了與他臨近的安溪郡府、玉陽郡府、昆山郡府這三個郡府上。

據之前阮正豪透漏給他的消息中顯示,趙國目前上前比較混亂,朝廷黨爭嚴重,無暇顧及地方,而地方集權也正在日益加重,隱隱有脫離中央朝廷的跡象,而民間又有各方權貴大肆吞並土地,百姓生活異常艱難,如今在江南道又有洪水泛濫,正是他出兵趙國的大好時機,隻要他取得了趙國的土地,他就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後方,自己稱霸吐番也指日可待了。想到美處,竟然笑出了聲音,引得周圍的一眾官員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