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到磕長頭那人麵前,等那人起身,他問道:“請問你剛才看到一個人過去嗎?”
那人是個喇嘛,又黑又瘦,目光如電,看了一眼丁磊,搖搖頭。
丁磊抬腳就向前跑,他以為一定是鬼尊跑得太快,這人隻顧磕頭沒有看見。
他又跑過一段山路,前麵依然沒有一個人,沒有鬼尊,沒有先前那個黑影。
能上山去了嗎,丁磊抬頭朝上看看,不可能,山勢險峻,不可能爬得這麼快,再說,要是爬到高處,他不會看不到的。
忽然,丁磊想起剛才那個人來,似乎有些麵熟啊,沒見過,但在自己的印象裏有這麼個人。是誰呢?他苦思冥想,一個近在眼前的人物,就是想不起來。
靈光一閃,他想起了莊曉琳,想起了布達拉宮,想起了小喇嘛,對了,這位就是維摩法師。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他又奔了回去,那人還在一步一拜,神態恭敬莊嚴。
丁磊輕輕地走過去,問道:“請問是維摩法師嗎?”
那喇嘛起身向他躬身行禮,“難為你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把丁磊的淚都要說下來了,他想到了自己一路遇到的各種危險,各種困難,各種阻礙,最難的不是這些擺在麵前的困難,而是自己真的不知前途如何,不知如何走向下一個方向,現在終於找到了,證明自己這一路是走對了。
什麼勞累,什麼驚險,什麼困惑,現在都成了過眼煙雲,麵對巍巍高山下這位神態安祥的高僧,他覺得受多少苦都值得,不由得躬身拜了下去。
維摩一笑,又繼續磕下頭去。丁磊這才發現,他的背上有一個小包裹,裏麵無疑就是那尊佛像了。
他跟在後麵,也學著維摩的樣子,一步一拜,一步一拜,圍著神山轉起來。
看著別人走的時候,感覺不到什麼,也隻不過認為不容易,自己真正做起來,才體會到轉山人的心情。且不說趴在地上,五體投地時,身體與大地如此地接近,感受到大地的厚實和溫暖。從起身站直到跪下伏地,這其中視覺的變化所帶來的衝擊,也使人的心態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那遠處的山,那心中的神,在這一起一伏中都成了具體的東西,讓你不由得產生一種崇敬,一種畏懼。
轉山是佛教徒一生的心願,並不是說做完這事後就什麼也不幹了,相反,在轉完山後對神靈的信奉,對生命的敬畏,更加強烈了。
丁磊心中充滿了這種高尚、偉大的情感,他忘記了過去的傷痛,忘記了煩惱和迷惘,甚至忘記了自己一心想要,一路追來的佛像,他也忘記了身體的困乏,忘記了跪下去時膝蓋的疼痛。仿佛把自己整個的交給了神山,包括肉體和精神,完全失去了自我,與神山,與大地,與宇宙萬物合為一體。
這,也許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儀式的力量,就是這種力量引導人們前行,讓人們更有希望,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