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之久(1 / 3)

這一次,他並非為平貞盛而祝禱,而是為了另一個將要生生世世被平貞盛糾纏的人而禱告……

還有另一個人。

一個與此人命運幾乎相同的人。

他們兩個,都是可憐人。

都是驀然一朝驚覺,命運原來不在他們手中掌握的人……

平貞盛一直向東行,走過一條小村又是一個小鎮,走過一個小鎮又是一個小縣。

可是,不知不覺間,他已走了半月之久,還沒有絲毫那個劍中高手的蹤影。

平貞盛不免有點泄氣,惟他求戰之心極為熾盛,仍是不斷強逼自己這樣想:“一定可找著那個能與我匹敵的劍手!慧能那老禿驢能夠一語便道破我的來意,倒是有點本事,他既然說那人在東,便一定在東!隻是,他為何又說,我此行僅能找著他的過去?”

盡管平貞盛半信半疑,他還是毫不間斷的向東進發,沒有半刻歇息,可知他求遇“難得一戰”的對手之心,如何心癢難熬。

這樣一麵思忖一麵前進,平貞盛又不知不覺間走了半日路程,時已漸近黃昏,平貞盛正思量著該在那兒投棧度宿之際,眼前,猝地出現了一塊精雕玉琢似的石碑,上刻“耶律光壁鎮”三個大字。

“耶律光壁鎮?”平貞盛稍為駐足,他雖是一介江湖人,也曾略聞“耶律光壁”這個大名。這個“耶律光壁”,其實是先皇一度曾極為賞識的一位名將,後來不知如何,耶律光壁像厭倦了什麼似的,突然於還不太老的年紀,便告老還鄉。

饒是如此,耶律光壁為官時的俸祿,已足夠他奢華一生。眼前這個耶律光壁鎮,想必是耶律光壁所居之鎮,鎮民遂以他的名字作為鎮名。

平貞盛眼見夕陽西下,再走下去,隻不知還有否地方投宿,於是不假細想,便步進耶律光壁鎮,望能於入夜前投棧。

誰知剛進耶律光壁鎮,平貞盛猶沒找得合適的客棧,卻已在鎮內一條大街始端,發現了一座巍峨無比的建築……

耶律府!

好一座耶律府!單是府前那道精鋼大門,亦足有兩丈之高;圍著耶律府的外牆,亦達半裏之闊,外牆更雕琢得美侖美奐,氣派不凡;這座“耶律府”,想必正是那個告老還鄉的耶律光壁將軍府邸。

惟耶律府雖是氣派萬千,在以聖為尊的平貞盛眼中,也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源出於的沙陀城,氣派也自不少,故平貞盛亦沒為耶律府的壯闊而瞠目結舌。

平貞盛隻是稍為駐足,便欲再向前行,詎料就在此時,他遽地發現耶律府門前,有一些值得他再作駐足的事物。

隻見耶律府門前,竟有無數竹葉,齊齊朝著耶律府之門,以半月形排成一列,儼如這些竹葉,正在向門內的一個人朝拜一樣。

耶律府附近滿是竹林,門前灑滿竹葉原亦不足為奇,惟看竹葉排列如斯整齊,即使是平貞盛,亦深感納罕,正看得出神之間,平貞盛突聞耶律府內傳出“軋”的一陣推門聲,有人正要步出耶律府!

平貞盛不欲給人發現自己這一代聖者在耶律府門前留連,於是迅即拔地而起,便躍上附近一株五丈高的參天古樹之頂,窺看著什麼人將要推門而出。

但見鋼門推開,步出來的並不是什麼要人,而是兩個家丁打扮的男仆!

二人手中拿著掃帚,飛快把門前的竹葉掃開,其中一個家丁還一麵嘀咕:“呸!真是活見鬼!這半個月來,為何每日都有竹葉整齊排列門前?可真是邪門得很!害我們多幹不少工夫!”

“唏!阿福!說話可要小心點!你這番話若給老爺聽見,隻怕他以為你想學懶,一定會有你好受的啊!”

原來,這些竹葉整齊排列的異象已出現了半個月?平貞盛陡地記起,民間有一個傳說,天若生異人,必先生異象;傳聞當年一代忠臣嶽飛誕生之時,便有大鵬於屋外長鳴,嶽飛的“飛”字,亦因而得名。如今,耶律府門外出現竹葉整齊排列的異象,竹,與劍形似,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