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家(1 / 3)

師父,江湖到底是怎樣的?”

“建兒,江湖紙醉金迷,令人沉溺其中,往往弄至血肉橫飛仍不自知。”

“師父,那為何還有這麼多人投身江湖?”

“因為江湖險,人心中的貪念更險。”

“建兒不明白。”

“江湖遊戲刺激非常,瞬間千變萬化,一夜成名的機會無日無之。昨日過去,今天過去,還有明天…”

“師父,明天又怎樣?”

“明天永遠無法預測!今日是無名小卒,明天可能成為一幫之主;今日是絕世高手,明天可能一敗塗地,血灑街頭…”

“師父,那怎樣才算是絕世高手?”

“絕世高手必須具備絕世武藝,還要有一雙絕世的手。”

“既然絕世高手如此厲害,那他們定可幸免於江湖了?”

“唉,可惜人在江湖已身不由已,人不在江湖同樣身不由已!這些絕世高手縱然退隱歸田,隻要一日不死,無論為名為利、為義為已,甚至為情,總有一天還是被逼…”

“再戰江湖!”

人━━

此字僅得兩劃,雖是異常簡單的一字,也是苦惱最多的一字。

人有各苦。

有為生、老、病、死而產生之苦,有為貧窮卑賤、不得溫飽、沒有飯吃之苦。

有心中渴求一樣物事,求之不得固然苦,求而得之卻又害怕得而複失,更苦。

還有,相愛不能結合,深愛對方卻不被對方所愛,或是深愛的人突然亡故,因而生的苦最是折磨人心,苦上加苦!

苦苦苦苦苦苦!

人間,既然是人生活的地方,理所當然地充滿人間各種各樣的苦。

人間有苦,數不勝數,萬苦交煎!

特別是神州大地,曆朝民不聊生,是一個最苦的地方……

眾生既因苦而每日活於水生火熱之中,故此,大家的心裏總渴求有能消除人間各苦的方法與真理,有智慧比自己更高的人可以拯救或開解自己。因而人間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苦,也有各式各樣為渡眾生苦惱而生的━━佛。

在無數佛像當中,其中一個,相信已是世上最大佛像之一,那就是━━龍門大佛。

龍門大佛位於洛陽龍門西麵,幾條河在此處彙全,赫赫有名的龍門石窟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相傳於唐朝開元初年,有一海通和尚,因見此處河水流急,不時有船在此觸礁遇難,故希望建一佛像於此,保護來往船隻安全,遂即開始率眾修建,曆時達九十年之久,大佛像方才落成,其間海通和尚亦早已圓寂。

建成之龍門大佛實乃一尊彌勒佛之坐像,高與山齊,背山麵河,依山鑿石而成,腳下江水滔滔,船行如蟻,顯得非常壯觀。

據說,單是其臉上一雙“佛眼”,每隻也長逾丈五,可知佛像本身如何宏偉。

然而,這雙長逾丈五的佛眼,可會大而無當,可會看透世間眾生種種苦惱?可會撫慰他們的心?

至少,有一個人不會那麼想,他從不認為龍門大佛會撫慰他那顆小小的心。

他自出娘胎以來已有許多的苦,他的住處如斯接近龍門大佛,可是並未惠及齜鄰,龍門大佛似乎並未解去他的種種的苦。

他隻是一個小小男孩。

這名男孩年約八歲,一身淡青衣衫,襯著圓圓臉蛋,精靈趣致,一望便知,本是一個極為聰敏的初生之犢。

不過這小孩並不像其他同齡孩子般可以終日四出嬉戲,他每天皆要由早至晚蹲在大佛腳畔,量度江邊水位三次,風雨不改。

一個八歲的小孩,為何會在江邊量水,說來倒真有點緣由。

這孩子的姓是一個聽來、看來均十分堅強的字━━頂住的住。

他正是南苗劍首住帥的兒子━━住溫!

住溫(公元852—912年),宋州碭山(今安徽碭山)人。五代十國後梁開國皇帝。早年參與黃巢起義.

離黃巢農民政權而歸唐後被唐廷賜名朱全忠.

開平元年(907年),廢唐哀帝李柷,自行稱帝,改名為住晃,建都開封,國號為“大梁”,史稱“後梁”,後人稱其為梁太祖。封李柷為濟陰王,次年又殺李柷,自此唐朝結束289年的統治,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住溫很是苦惱,隻因他姓“住”!

河南龍門大佛頂上右方,有一古寺名為大佛寺;而大佛寺左方百丈開外,卻另建有一列亭台樓閣,名為━━住家莊。

五代之前,住家莊原是江湖中的名門望族,富甲龍門一帶。可惜自住溫曾祖父那代開始,住家望而卻步逐漸式微,至住溫祖父一代,更在武林中消聲匿跡。

住家為何一度在武林中消聲匿跡?

住溫不很清楚,僅記得其父住帥曾經提及,住家莊當初能在江湖崛起,全因祖傳一柄神鋒“雁翎劍”,配合住家一手落雁劍法,威力非同凡響,故能打響名堂。

隻是這柄雁翎劍異常邪門,時有“劍控人心”之象,因此至住溫曾祖父及祖父兩代之時,為怕走火入魔,盡皆棄而不用,致使未能以雁翎劍配合“落雁劍法”精髓發揮最高威力,住家遂從此一蹶不振。

究竟雁翎劍為何會控人心?為何如此邪門?住家先祖又為何會得此劍?這種種問題,住溫雖然很好奇,住帥始終未有提及片言隻語。

直至住帥這一代,住家莊已淪落不堪,住帥一貧如洗,惟一仍然保留的,是這片偌大的住家庭園,和祖傳那柄雁翎劍。

直是床頭金盡,壯士無顏!

不出五年,他已憑著雁翎劍在江湖中贏得“南苗劍首”之美譽,可惜斯時住家已沉萎不堪,再無從眾;金甲軍與沙陀城又異常興旺,人強馬壯。若有門派意欲歸附強者,或江湖人意欲參與,亦必選取這兩大強幫。住帥雖贏得南苗劍首之譽,但終究難及前二者之吸引,住家看來複興無望。

失望之餘,住帥迭逢慘變。其時住帥愛妻本已體弱多病,產下住溫後便一命嗚呼。住帥心灰意懶之下,最後決定潛心歸隱。

可是在三年的歸隱生活中,他一直蠢蠢欲動,他身畔的雁翎劍亦蠢蠢欲動。

他終於想出一個或許能複興住家之法,於是不由分說,把年僅三歲的兒子住溫交托遠親撫養,並留下銀兩作撫養之用,跟著自己走遍天涯海角,訪尋淮西雄刀━━霸天的下落。

蓋其深信,惟有打敗曾蜚聲江湖的淮西雄刀,南苗劍首的名氣才會更為響亮。

可惜他尋著霸天之時,霸天已決定封刀歸田,無複當年之勇,並婉言拒絕這次決戰,令住帥敗興而回。

重返龍門後,住帥深感此生難再有所發展,隻好寄望在兒子住溫身上,遂每日專心授其劍法,希望兒子他日成才。

縱然望子成才心切,住帥卻從未授以落雁劍法,皆因落雁劍法猛烈無倫,必須年紀稍長方有足夠堅強的心性習練,否則勢必走火入魔,加上雁翎劍的邪氣,更是邪上加邪,可怕已極!

住溫縱然未獲授落雁劍法,但對於一般劍法及其餘武藝,依然孜孜不倦地苦練,一來是因他天生愛武,二來,是因為他年紀雖少,已自知命苦。

不是嗎?住家至他這代已家道衰落,即使其父是南苗劍首仍難有複興之望,以後複興住家之責便要落到住溫身上,甫出世便需要肩負如此重大責任,何以不苦?

如果生在尋常百姓家,能夠安安分分當個農戶兒子,也還罷了;可是,他的家族是曾叱□一時的住家莊,他的爹是南苗劍首住帥,一切一切,都不容住溫推卸、忘卻!

小小的心靈在八歲的他已覺察人情冷暖,每次當他老父受到遠親們的白眼,每次當他發覺老父目光中隱隱透著不得誌之色,第次當他看著住家莊這片冷清的頹垣敗瓦,小心兒就會天真地暗暗向自己起誓,總有一天,他要練就一身絕世武功,他要打敗武林中所有高手,他更要打敗住家衰落的命運!

住溫住溫…

住帥為其子起名住溫,實是希望有朝一日,其誌其心其力皆可住溫,隻是…

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何刻,住溫才可成為真正的住溫?

叱□楊柳?

想不到多年之後,住帥竟又接到霸天的挑戰書,把他早已沉寂、甘於安分教子之心再度喚醒,把他振興住家的欲望再度熊熊燃燒起來。

今日,正是霸天相約決戰期,不過住溫還是要如往常般在江邊量水。

他在一條粗長麻繩上,每隔數尺便縛上一些細小石塊,作為沉至江中的墜力及量度之用,而麻繩未端,則縛在江邊一塊巨石上。

住溫小心奕奕的把麻繩從水中拉出,發現繩子被沾濕的部分居然較昨日長了許多,由此推知水位又升高了不少,不禁自言自語道∶“嗯,水位又升高了,爹知道了定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