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
秦明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唐欣聊天:“跟我說說你在米國遊玩的事情?”米國是一個軍事力量的強國,其經濟發達的程度比華夏還要高上許多,諸多的風景和建築物數不勝數,他相信唐欣會有一定的見解。
“米國這個地方經濟發達,但風景遠遠比不上華夏。”唐欣在米國已有一年多,平時放假的時候就和兩個閨蜜一起去外麵遊玩。其風景名勝多數都是人造風景。
而華夏的大多數風景都是得天獨厚,天然渾成。
唐欣寧願在華夏多看看天然的風景,也不願意在米國這個工業發達的地方看那些高聳入雲的建築。
“去過那些比較著名的地方?”秦明問。
“著名的建築倒是沒去過幾個,華盛頓紀念碑,帝國大夏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女神像。”
唐欣頓頓,繼續說:“在所有的人造耿精忠,我認為自由女神像就是一個高貴的存在。它象征著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征,永遠表達著人民爭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一天,一群共和國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於共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衝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迪後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麵容則取自他的母親。”
“自由女神像好像上麵似乎還刻畫有一首詩吧。”
秦明在讀書時,就無意中看到過。
現在,他基本上忘記了那一首簡短而具有意義的詩。
“的確有一首詩。”唐欣回答:“自由女神像的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紮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歡迎你,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秦明靜靜聽著唐欣的語音,周圍也寂靜了許多,這首渲染的詩帶給他一種力量的感覺。
看來到時候去米國看望唐欣是應該看看自由女神像。
秦明靜靜的回憶著當時那種奇異的感覺,直到被唐欣叫他才會神,道:“你剛才不是說米國的風景不好看的麼?怎麼一下子將它描述得那麼美麗?”
“再怎麼不好,也還是會有一些好看的風景。”
唐欣似乎在回憶著,說話的語氣都變得有神采一般。
緊接著,秦明和唐欣從米國的風景在聊到華夏的風景,時間就在聊天中過去。到了最後難免不想結束話題,可他們不得不結束話題。
因為秦明要上班,唐欣要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