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來去(1 / 2)

“民間興教,也不止他們一家,這背後主事人,冒我派名頭愚昧百姓,其教義雖打著懲惡揚善濟世救人,但背地裏組建義軍,意圖造反,其心可誅!我問起漢陰君,她管轄陰司之上,也興起幾家,甚至三重教也有步傳,期初以為是掌教老師之意,後來她漸漸發現不對,幾次遣鬼神使者上惠山求證,卻因老師閉關,鼎豐無法做主,隻記於靈封內,待老師出關再稟報。”

曹君曜仍是憂心有人欲圖害自家門派,但對方幕後之人隱秘不,所行卻多有善舉,調製符水,解救罹患百姓,甚有功德,大受民眾誇讚崇信,不好無故出手,再則他也不敢擅作主張。

如今卻好,四位師兄師姐皆已出關,又有大師兄樂辰,畢竟是首徒大弟子,可代師執掌宗教,甚至或可祈召晁華師叔歸來主持大局。

樂辰沉想了一會,道:“此事棘手,我功行雖有精進,卻並未著急邁入仙流,不證返元,終究道力有限,比不得仙人元神觀照,或可查詢,而你又連漢陰君這等散仙級的閻羅神君都無法查探對方底細,那我等皆休,怕是無一可知,仍是得等掌教老師出關,或是晁師叔歸來,或許可作安排,眼下靜觀其變就是。”

眾人點頭應是,也覺此般為好,冒然行事怕是徒勞無功。

“倒是你的那韓清野、韓清時兩兄弟現在何處,既得掌教老師先真氣,必是有緣之人,不可怠慢了。”樂辰又道。

“大師兄寬心就是,他兩住在道觀西院,有鼎豐看顧,我下山時還與他們一瓶三華草還丹,雖不治其先重疾,但亦可補愈元氣,大有裨益,而離其先命限尚有八九載,屆時老師出關,自有安排也無需操心了。不過這次回來,恰巧逢諸位師兄師姐出關,未及見過他們,先就來這裏迎你們,還不知他兩現在是何般模樣,若想見他,不如我去召他來此如何。”

聽曹君曜這般罷,樂辰點了點頭,道:“那倒不必,我們出關後都要下山行道,積攢道家外功,何必在玄重塔前擾老師清淨,咱們一同前去,見一見這兩兄弟就是。”

“大師兄所言極是,兩年辟穀靜修,匆匆眨眼而過,正該重入人世,曆練道心。”

梅映雪、嶽紅菱、鼎緣均自稱善,和樂辰、曹君曜行離後山,來至三重觀中。

鼎豐得童子稟報,急忙趕至拜見五位真傳弟子,樂辰作首,鼎緣自不敢輕易開口。

待他一一拜過,樂辰免其禮數,令其帶他們前往西院,去見韓清野兩兄弟。

“啟稟大師兄,這幾個月這兩兄弟往外跑的勤,此時不在後院中,我因忙於觀內香客俗物,未及親查,但聽其他弟子門眾談,這兩兄弟常去惠山南麓一處飛瀑流泉,或許此時在那。”鼎豐不敢欺瞞,如實而報。

“哦?那處水境我們也知,既是如此也不勞你,我們本就要下山去,正好順路見見便好。”

樂辰轉又對曹君曜道:“你見過他們,還是得勞你帶我們指認,莫錯看了閑人。”

曹君曜自不敢違背,應一聲諾,帶著樂辰四人出觀,輕步行至南麓那處飛瀑流泉,果見兩個赤身孩,盤坐於泉邊,兩兩相對,打坐煉氣。

飛瀑衝刷,正應日辰光耀,照至兩兄弟前,又顯日暈奇景,玄化入聖一般。

樂辰見之一驚,洞開真眼,望氣而尋,發現兩兄弟已有法門脈絡,他見識廣博,知是水仙脈絡,上古一路煉氣之法,極是不凡,而兩兄弟明顯修煉時短,氣感微弱,卻已踏入真門,正奠定根基,牢固三寶。

其他四人亦各開真眼,齊齊望去,須臾皆知兩兄弟神異,嘖嘖稱奇起來。

曹君曜滿是迷惑,道:“怎會是如此,我未敢與其傳授任何心法口訣,剛問鼎豐,這兩兄弟也未遠去他方,雖時貪好玩耍,也僅在惠山,從沒夜宿不歸,哪裏學得這般高深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