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濕的泥土粘合性更好,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
胡刀拿起一根吸管,穿過大塑料桶的蓋子,豎在漏鬥形的中間,外麵留出半公分左右。
邊往塑料桶上半節裏麵填土,邊解道:“高溫蒸發的水汽比液態水密度大很多,這點常識大家應該都懂。”
“為了防止取水裝置被撐爆,我需要保留一個氣孔,至於把氣孔留在哪個位置,這個就比較講究了,最理想的就是我現在這種擺放方式。”
馬上開始吧A:“隻要保證不爆炸就行,為什麼一定要放在那?”
放牛娃:“一臉懵逼,表示看不懂!(鬱悶)”
“個人感覺,隻要不漏水,哪裏都一樣!”
對於觀眾的質疑,胡刀很淡定,解釋道:“為什麼把氣孔留在中間,而且是漏鬥型的中間,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水汽的冷卻凝結。”
托舉手中的泥土,接著道:“這種質地比較細膩的泥土,粘性比較好,在陽光的照射下,保持低溫的時間會比較長,很適合用來當作降溫的載體。”
“由於蒸發出來的水汽分子量為18,比分子量為9的空氣低很多,水汽肯定會往上漂浮,如果把氣孔開在現在的位置,水汽就能進過低溫泥土的吸收,重新凝結成水珠,順著中間漏鬥彙聚,最終滴進中間的飲料瓶內。”
“但是把氣孔留在別的位置的話,大部分的水汽,會因為接觸不到低溫泥土,從而白白散失掉。”
“尼瑪,好複雜啊,感覺智商有點不夠用有木有。”
“索得死勒,原來是醬汁啊,不明覺厲!”
飯特稀is粥:“好複雜的取水裝置,還好本帥哥腦子好使,又學到一個牛技能,美滋滋!”
胡刀的講解很詳細,很形象,觀眾們聽著如同身臨其境,很容易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兩個塑料桶上半節填滿泥土,胡刀多抓了一坨帶上,起身往沙灘走去,“這種粉砂塑性土粘性很好,簡直是完美的封口材料,臨走的時候記得拿上一點。”
回到埋塑料桶的位置,胡刀把漏鬥形的上半節,尖頭朝下插進塑料桶中。
由於最開始的時候,就把桶的邊緣做了內縮處理,因此上半節放上去之後,它沒有直接掉下去,而是恰如其分的卡在桶上。
“上半節放進去之後,一定要把水品位置調好,保證吸管突出的位置,準確的對著裏麵的飲料瓶口。”
校準完滴水的位置,胡刀把帶來的泥土,繞著接口位置填充。
“密封處理一定要仔細,雖然我們沒有很好的封口材料,絕對密封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認真一點總歸不是壞事,要知道少跑掉一絲水汽,我們就會多出一滴寶貴的飲用水。”
把兩個取水裝置全部封好口,最後把剩下的一點白布,全部鋪在“低配冷凝器”上麵,盡量降低泥土的升溫速度。
“好啦,土製取水器完工。”
胡刀拍了拍手上的土渣,微笑著道:“剛才斷斷續續的講解,可能有的夥伴還沒完全明白,現在我就來簡述下,它的整個運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