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魚是暖水性洄遊類魚,通常結成大群到水麵活動,有一條出現在這,那就能證明水下有一群存在。
胡刀剛把收線的海竿重新打下去,船尾的魚竿再次傳來喜訊!
取魚竿,收線到一半,手感驟然變輕。
結果很明顯,魚脫鉤了!
不過這個問題不大,右側的海竿依舊彎曲,而且左側再次打下去的海竿,這時候也再次傳來喜訊。
左邊右邊後麵,持續來回奔波,不斷收杆放竿!
雖脫魚率有點高,不過在用掉所有海膽肉之後,胡刀的收獲很不錯,足足十三條鮐魚,把塑料桶裝的滿滿的。
餌料準備妥當,接下來就隻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
放長線釣大魚!
由於金槍魚的食量很大,因此它們通常都是尾隨在魚群身後,一路追趕一路狂吃不止。
如果有大功率探魚器的話,隻需要開啟探魚器,駕船在金槍魚經常出沒的海域航行,一旦探尋到某個魚群的位置後,就可以通過聲納回饋的圖像,分析這個魚群內是否有金槍魚。
如果沒有發現金槍魚,繼續尋找下個魚群即可!
然而胡刀手上並沒有探魚器,要想在茫茫的海洋中,找到這些種群稀少,且價格昂貴的藍鰭金槍魚,這難度無異於大海撈針。
而盲目的放下拋竿,魚餌正好被金槍魚吃掉的幾率非常低,很有可能花費巨大,反而收獲到的卻是一些便宜的雜魚。
“既然沒有聲納探魚器,那我就打上拖竿,一路航行過去,能不能釣到金槍魚,這一切就看意了。”胡刀暗自思付,動作麻利的收起海竿,開始為掉金槍魚做準備。
拿兩條釣上來的鮐魚,用刀砍成50克左右的塊,分別掛在兩根船釣竿的五個鉤子上,接著把兩根船釣竿依次打在船舷兩邊,固定在安裝好的支竿座上。
忙完這些工作,“乘風破浪號”再次繃直風帆,逐漸提速往前駛去!
胡刀回到掌舵位,對著鏡頭道:“為了不耽誤探險的行程,我沒法特意去尋找藍鰭金槍魚,更無法打窩進行拋竿釣,因此我隻能采取拖釣法。”
“現在兩根掛著1000克釣組的船釣竿,已經分別從船兩邊打下去,我希望在走出這片區域之前,能夠有一個不錯的收獲。”
觀眾們心裏都很清楚,胡刀的本職是直播環球探險,並不是專職的深海釣魚主播,所以海釣這方麵的事情,自然不能夠花費太多的精力。
因此——
所有人對他的解釋,都抱著可以理解的態度!
不過話又回來,要是能夠在不耽誤事的情況下,釣到一條肥美的藍鰭金槍魚,那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觀眾們依舊在期盼著!
海風為級清風,帆船航速為7節,快不快,慢不慢,和人跑步的速度差不多。
轉眼間4個時過去,來到太陽高照的正午!
為了防止兩根船釣竿纏繞在一起,一路上胡刀都沒有大轉彎,基本上是保持著直線行駛。
途中換了兩次餌料,都是魚幹的,大魚影子都每一個,更別提稀有的藍鰭金槍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