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回到過去……
明日邊緣
作者:csxiao
高能預警
本文是從理論物理學上探討如何有效地穿越,我們還從因果律上探討了穿越的諸多問題,請您在本刊的時空中“穿越”到《X戰警·逆轉未來》的童節。
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為珍貴的。生命是一條單行道,過去的時光總是不再回來。在生命中的某一個時刻,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臆想,假如能夠回到過去,彌補先前所犯過的錯誤,重溫美好時光,那該有多麼美好啊。
秉承這一美好的願望,很多電影對回到過去進行了精彩的描寫:被外星人感染神秘能力,或是隻需睡一覺,又或者借助先進的設備,就可以回到過去。這樣奇特的事情,真的有可能嗎?
回到過去的可能性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物質的存在會造成時空彎曲,物質質量越大,離物質越近,空間彎曲越厲害,時間流動越慢。1971年美國科學家哈菲勒(J.C.Hafele)和基廷(R.E.Keating)用幾台銫原子鍾進行了實驗,一台放在地麵作為參考鍾,另外幾台由飛機攜帶,在萬米高空沿赤道環繞地球飛行。結果,在高空向西飛行的幾台原子鍾比地麵的鍾快0.3毫秒,與理論預言的結果吻合得非常好。重力小的地方,時間流逝速度的確較快。這一效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那就是智能手機中的GPS接收器。它靠著接收離地麵2萬幹米高的多顆GPS衛星發出的時間信號進行定位,由於相對論效應,衛星時鍾每天比地麵快約38微秒,如不調整,一天下來,GPS係統將累計約11千米的定位誤差。因此,在設計GPS係統時,需要對衛星發出的信號進行相應調整。GPS係統,讓我們每個人都無法忽視時空的彎曲。相對其他天體,地球質量微乎其微,地球上都能產生如此明顯的時空彎曲,在質量更大的星體周圍,時空彎曲現象更加強烈,會出現黑洞等特殊的時空結構。天文觀測表明,大多數星係的中央,都有一個質量很大的超級黑洞。
如果物質分布足夠奇怪,會出現更特殊的時空結構,連時間的方向也會因物質的拖曳而改變,變得彎曲。如果時空彎曲到一定程度,時間便可首尾相接,形成閉合曲線,叫做閉合類時曲線(CTC)。如果這樣的閉合曲線存在,人們乘坐飛船沿著這種曲線進行正向時間旅行,就可以返回過去。
封閉的時間與封閉的空間是類似的。如果幾個人分別沿著直線和圓向前走:直線是單向和不封閉的:圓是循環和封閉的;直線上的人隻能向前走,他要麼在某個人前麵,要麼在某個人後麵。而圓上的人向前走一圈以後又會回到起始點,沒有特定的前後:他既在某人的前麵,又在同一個人的後麵。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在某些特殊的時空中,時間就是這樣循環的,向前走一段時間之後,又會回到過去,沒有絕對的過去與未來。循環的時間裏分布著一係列邏輯自洽的事件。如果你活得足夠長,你會一遍又一遍地經曆相同的事情,循環往複。電影裏描述的就是這種現象。
這類匪夷所思的時空結構,很早就有人在研究。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愛因斯坦晚年的好友、奧地利數學家、邏輯學家哥德爾(Kurt Godel)於1949所發現的旋轉宇宙封閉類時曲線了。在這個特殊的宇宙中,所有的物質沿著中心軸線在勻速轉動,這種轉動改變光錐的方向,光錐表示每一點所發出的光線所經過的地方。在黑洞周圍,光錐也會受到類似的影響。如果我們乘飛船離開轉動軸,光錐就開始傾斜,並擴大了開口;到一定距離處,光錐會完全翻倒,光線沿著開口朝下運動。這表明,時間開始向回走了。也就是說,飛船從地球向外加速運動一圈後,我們回到了過去的地球!
1974年美國物理學家梯普勒(Frank Tipler)發現,無限長柱體快速旋轉,也可以對外部時空起拖曳作用,形成封閉類時曲線。戈特(J.Richard Gott)70年代也發現,無窮長的宇宙弦,也能產生封閉類時曲線。
到目前為止,這些理論都還隻停留在理論階段。以哥德爾宇宙為例,廣義相對論的確允許封閉類時曲線的存在,但天文觀測表明,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並不存在整體旋轉;而梯普勒圓柱和戈特的宇宙弦都要求無限長的物質分布,這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的。即使宇宙在整體,飛船在宇宙中沿著封閉類時曲線飛行一周,至少需要數百億年時間,時間旅行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