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一樣

卷首

作者:陳剛

七月,各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又將催生出新一屆大學生。

都說大學改變命運,這讓我想起許多事。

我是1983年參加高考的,距今整整30年。那時高考還需要先預考,通過預考的,才能參加正式的高考。我們偌大一個中學,十個畢業班,每班五十多人,全校最終考上大學的不到20人。那年我也落榜了。

補習一年,考到西北政法學院,入學後才發現,全院在校生不到2000人,比現在在校的研究生還少。據說1977年恢複高考那年,錄取的人更少,比如西北大學中文係,77級隻有一個班。

當然,物以稀為貴,大學生當時真的有天之驕子的感覺。周日上街,都會在胸前認真地別上校徽,特別是大一的學生。

大學真的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起碼在心理上。放寒假回家過年,沒考上的中學同學是絕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去老師家拜年的,大家一下子變成了兩個世界的人。

90年代,大學畢業10年。有件事印象很深。我們中學當年考上北航的狀元,後來畢業又分回了父母所在的軍工廠,和當年頂替父母進廠的那些同學成了同事。過年,中學同學聚餐請老師,餐費每人平攤,誰也多出不起。席間,狀元再也不是當年的明星,他給我說,一月的工資比當工人的同學多不了多少,大家的孩子上一個幼兒園,又成了同學。最後借著酒勁兒拍我的肩膀,說:人,都一樣。

2000年,大學畢業20年。有一次,中學同學通知聚會,召集人是一個當年班裏大家都看不太起的同學,中學畢業後一直和父母在擺攤,慢慢幹大了,成了一個批發城的老板。他給班裏所有的同學都發了邀請。吃飯的館子很豪華,他顯然是常客。同學並沒到齊,沒來的人中有一個已經去世兩年了。

去年,有大學同學張羅畢業30年聚會,我發現許多人熱情並不高。逐個想想,當年那些別著校徽走在街頭的驕子們,都已近半百之齡,有當官的,有發財的,有混日子等退休的,也有下崗潦倒的,還有失蹤聯係不上的……命運之參差,比比我那些多數沒上大學的中學同學,其實也沒太大的不同。

又想起那句話: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