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管淩宇在農村老家管家灣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管淩天卻開始在城市尋找自己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1年5月18日,管淩天拿出200萬存款,並貸款100萬作為注冊資本正式注冊成立了“紹達市淩風紡織品貿易有限公司”,管淩天租了一棟寫字樓的幾間辦公室作為辦公場所,開始自己獨立做起紡織品外貿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管淩天作為公司的一把手,現在要嚴格控製成本。
人員工資、原材料費用、公司租金、接待費、通訊費、物流費用等,哪一樣不要花錢啊,管淩天真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
資金周轉、市場轉換、新品種的開發等等都是管淩天麵臨的難題,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睜開眼,管淩天在心裏對另外一個自己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努力是一種信仰,堅持是一種力量。
管淩天一方麵不斷挖掘新產品,開發不同市場的客戶;另一方麵開始廣交朋友,積累自己的社會資源。
管淩天從不讓自己空閑下來,工作之餘,積極參加各種公司經營管理培訓,以此來提升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
一周後,管淩天的公司就接到了印度一個老客戶的訂單,客戶要了足足8個櫃子的貨物,這讓管淩天高興得跳了起來。
他立即按照客戶的要求,尋求生產廠家,並到現場監督貨物的生產,一日三餐都是在街邊快餐店解決,生產廠家也以最快的速度把產品弄出來了,管淩天提前兩天發貨給印度客戶,並得到客戶的高度稱讚。
第一炮成功打響,管淩天對做外貿生意信心更足了,訂單也不斷接到,收定金,組織貨源,收貨款,跟單,裝貨,交貨......
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三個月後的一天,管淩天就遇到了大麻煩,這天下午三點,管淩天的手機響了。
原來是以色列的一個客戶打過來的,他抱怨說:“管老板,你們的貨物質量不合格,完全沒有按照我們的合同辦事,我們強烈要求退回。”
管淩天一聽心裏就感到很難受,對生意人來說,產品質量就是市場利劍,客戶永遠就是上帝。
於是,管淩天心平氣和地回答道:“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我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請相信我們公司。”
“好的,我們隻給你20天時間,否則,我們隻能按合同要求經濟賠償。”客戶急切地催促著。
通完話後,管淩天立即派人核實了這批貨的質量問題,原來是廠家為了多掙錢以次充好,並買通了管淩天公司的品檢人員,蒙混過關,導致客戶對產品質量非常不滿。
管淩天二話不說,當即把這個品檢人員開除了,並要求生產廠家賠償經濟損失。
當然,眼下最急迫的事情是要找到一家信譽度高的生產廠家,把貨物盡快生產趕出來。
通過一個上午的考察,管淩天確定了一家在紡織業有極高信譽的生產廠家,並親自帶領兩名經驗豐富的品檢人員駐廠督促生產。
另一方麵,管淩天聯係了船隻把貨物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