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電視談話節目如何選題
聲屏世界
作者:杜哲
【摘 要】跨文化交流的內容與電視媒體平台相結合,產生的促進不同文化間交流的作用不容小覷。本文通過對《國際雙行線》與《文明之旅》的個案研究總結,發現適於跨文化交流的談話節目選題類型,以期通過電視的力量推動處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互相增進了解、懂得交流。
【關鍵詞】跨文化 電視談話節目 《國際雙行線》 《文明之旅》
各種文化間的交流充斥在這個時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麵麵。當不同文化身份以文本形式或談話形式進行交流時,傳播事件或交流過程就具有了跨文化性質。電視作為一種及時捕捉社會動態的媒體,將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反映在電視屏幕上,一種新形態的談話節目誕生了——以跨文化交流為目的,用麵對麵人際傳播的方式,通過電視媒介再現日常談話狀態,通常有主持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嘉賓和現場觀眾在演播現場圍繞人類共同的話題展開即興、雙向、平等的交流。無論是曾在北京電視台播出10年之久的《國際雙行線》,還是依托於央視國際頻道成長起來的《文明之旅》,這類涉及跨文化交流的電視談話節目都將話題置於媒介的公共空間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同一話題表現出的不同態度,讓雙方、讓觀眾意識到來自異文化的人為何會產生與己相悖的觀點。
《國際雙行線》的導演兼製片人宋民在談到節目的創作初衷時說到:“想做一道橋梁,讓中國人和外國人的思想真正的交流”①。跨文化的“跨”字強調“你來我往”的一種動態交流過程,不僅是向中國觀眾介紹外國文化,同時也需要向外傳遞中國文化。《國際雙行線》與《文明之旅》不僅讓中國的電視人走出國門親身去觀察、去記錄國外的生活,實現了“走出去”;更把“老外”請進了演播室,與中國的普通百姓麵對麵交流,實現了“請進來”。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模式、不同政治製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共同關心的話題來交流、碰撞和溝通,而怎樣選擇節目每一期的話題則需要節目製作者審慎的考量。
無論什麼膚色、來自哪個國家、過著怎樣的生活,人性的共通之處是永遠存在的。對於人們而言,如果異文化與自己無關緊要,這種異質文化就難以進入人們的文化視野中;進入人們文化視野中的文化,就多少體現了文化自身共同存在的焦慮、恐懼、希望與向往。也就是說,“除非發現了這種文明可利用的價值並真誠地加以利用,將其轉化為自我解放與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則,一種異域文明不管多麼偉大,對文明之間的交流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②。文化之間存在的共性,使得談話節目的話題能夠選取各文化間共同麵對與關注的問題,將某一種文化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引起另一種文化的人的共鳴。電視談話節目在話題的選擇中使用共通性的話題有利於進行跨文化交流。
一、情感與生活
人類總有一些問題是共同的:關於愛、關於信念、關於煩惱、關於憂傷,與世界的風雲變幻無關。無論文化有多麼不同,人們的情感是相通的:親情、友情、愛情,它們涉及的諸多問題不是哪一文化的人特定麵對的。同樣,吃穿住行、柴米油鹽、健康這些人類的基本需求也是不會因文化而改變。情感與生活是生存於這個世界的人們每天都必須麵對的,因而有關這類話題的選取無論來自於哪一種文化的人們對其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同樣,麵對情感與生活,不同文化的人卻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態度。這部分最容易吸引受眾的關注——看看另一個文化背景中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
在《國際雙行線》中選取的話題中最多的就是這一類,它在倡導國際意識的基礎上並不忽視平民色彩,極為關注情感與生活的話題。不同文化的人對同一話題會持有或迥異或相同的觀點。《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節目中不同膚色的人們共同討論愛情,當墜入愛河時、熱戀時、失戀時,大家如何麵對;《胖子的美麗人生》邀請不同國家的胖子共同探討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等;《全職太太》探討對於全職太太這個社會現象不同國家人們的看法。日本的嘉賓覺得這是非常正常與合理的現象;美國的嘉賓覺得這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現;中國的年輕一代的嘉賓認為,女人需要工作,不能與社會脫節。
這些情感與生活的話題就像日常生活中朋友間聊天會出現的內容:“愛人怎麼樣”、“婚姻如何經營”、“體重的苦惱”、“裝修怎麼辦”。當這些日常話題搬上電視,受眾首先會有一種親切感,因為這些話題也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是自己關注的問題。其次看到外國人說這些話題有一種新奇感,好奇他們如何經營自己的感情,如何處理吃穿住行。細微的生活中看出中西方的差異,話題本身就具備趣味性,因而使節目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文化傳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