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我國益智類節目的形態變化(1 / 3)

淺談我國益智類節目的形態變化

聲屏世界

作者:王丹

【摘 要】益智類節目在十年前是我國電視熒屏上最熱門的節目之一,但如今卻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本文主要通過對老牌益智類節目《開心辭典》和益智類節目新秀《一站到底》的比較,分析國內益智類節目的形態變化,試圖探索益智類節目“重整旗鼓”的途徑。

【關鍵詞】《開心辭典》 《一站到底》 益智類節目

一、益智類節目在我國的發展

益智類節目起源於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引入我國,國內當時盛行的知識競賽節目就是益智類節目的雛形,之後隨著內容的完善與形式的多樣,益智類節目慢慢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到了90年代末,益智類節目迎來了鼎盛時期,2000年末“中國電視排行榜”評選活動中,央視的益智類節目《幸運52》一舉奪得“年度電視節目”、“最佳遊戲節目”、“最佳遊戲節目主持人”三項大獎,把益智類節目推上了頂峰。①

而在十年後的今天,益智類節目卻難覓蹤影。縱觀國內熒屏,僅存的一檔具有一定生命力的益智類節目就是中央電視台的《開心辭典》,該節目經過多次改版從而保持一定的生命力;而去年3月份江蘇衛視播出的《一站到底》作為益智類節目的後起之秀,因形式新穎、趣味十足而廣受關注,播出至今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從《開心辭典》到《一站到底》的節目形態變遷,來考察我國益智類節目的形態變化,以期得出一些對我國益智類節目發展有益的結論。

二、《開心辭典》和《一站到底》——國內現存益智類節目的代表

1、《開心辭典》——不斷改版的益智類節目典範

《開心辭典》是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2000年全麵改版時為響應黨中央“科教興國”號召,結合本頻道特點,於7月7日推出的益智類節目。《開心辭典》準確鎖定以“家庭”為基礎的收視群體,圍繞著中國傳統親情觀念,成功引進國外益智節目的全新理念,利用“家庭夢想”和“平民智力英雄”等核心概念,滿足了觀眾日益旺盛的娛樂消費需要,取得了非同凡響的市場效果。②“一人努力 全家開心”這一口號可以說是《開心辭典》的欄目宗旨。

《開心辭典》的主持人由王小丫和尼格買提擔任,作為國內主持益智類節目時間最長的主持人之一,王小丫將“主考官”這一角色駕馭得十分成功,親和、友善、有安全感是王小丫給觀眾最深刻的印象;副考官尼格買提陽光帥氣的形象同樣給節目增色不少,對調節場上氣氛、調動觀眾參與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2、《一站到底》——趣味十足的益智類節目新秀

於2012年3月2日開播的全新益智答題類節目《一站到底》是江蘇衛視推出的一檔全新益智答題類節目,這是一檔形式新穎,趣味十足,在挑戰中挖掘個性,又充滿懸念的全新益智攻擂節目。這檔節目打破了以往答題類節目的固定模式,不是像《開心辭典》那種選手與主持人對抗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攻擂的形式讓選手與選手進行激烈對抗。每檔節目中將會有各種年齡層次、不同身份、性格各異的10位攻擂者和1位守擂者參加,以PK的方式獲得別人手中的獎品,一旦失敗,就將掉下擂台,能否“一站到底”,成為節目中最大懸念。③

和《開心辭典》相比較,雖然同為益智問答節目,但《一站到底》的娛樂化和趣味化程度都相對較高,也更能夠吸引觀眾眼球,開播以來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