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廣播播音員的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
播音·主持
作者:李梅
【摘 要】廣播是大眾傳播媒介的重要類型之一,承擔信息傳播、健康娛樂、文化傳承和社會教化的重要職能。在傳媒行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多角色播音主持成為廣播播音員發展的趨勢。廣播播音員如何適應多角色播音主持的需求,培養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成為一個值得研究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內涵出發,分析了多角色播音主持對廣播播音員提出的要求,並探討了如何培養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
【關鍵詞】播音員 多角色 播音主持
一、廣播播音員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內涵
隨著傳媒行業的蓬勃發展,廣播仍是大眾傳播媒介重要類型之一,以其特有的聲音形式及其藝術美學的感染力,承擔信息傳播、健康娛樂、文化傳承和社會教化的功能。廣播播音員以其富含個性、字正腔圓的悅耳聲音成就著節目的生命力,在大眾傳播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文化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媒體傳播方式的不斷變遷,廣播播音員在新形勢下也麵臨著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新要求。在這一大背景下,廣播播音員如何適應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應變需求,培養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就成為一個值得研究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廣播的傳播途徑較為單一,但在新時代傳媒行業的大背景下仍然需要播音員具備多角色播音主持能力。多角色播音主持,一方麵體現在節目類型的多樣性上,另一方麵體現在節目製作的過程中。所謂節目類型的多樣性,即同一播音員可能涉及主持不同的節目形式,如新聞、專題、廣告、娛樂以及舞台節目的主持等。而節目製作過程則表現為一個播音員從節目構思、采風、編導、錄製、播音全過程的參與甚至是獨立承擔,這就對一個播音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同時也能有機整合節目製作的各個過程,使節目的質量得到整體的提升。
二、廣播播音員多角色播音主持的要求
1、傳播形式的要求
廣播其傳播特點是沒有畫麵語言,以較為單一的方式傳播信息,播音稿通常需要交待清楚必要的新聞要素和新聞細節。廣播的傳播特點決定了在播音時,第一,廣播播音的語速要相對慢一些,同時發聲、咬字又相對要力度強一些;廣播播音對口齒所要求的清晰度要更高,字句都必須播清楚。第二,在廣播播音中必須投入更為真實和充沛的情感,而且通過對稿件整體的把握和發揮想象勾勒出一幅畫麵,在播音中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去再現情景,這樣才能把稿件中的思想和情感真實的傳遞給聽眾,並且也隻有融入了真實的情感才能通過聲音感染聽眾,調動聽眾的情緒。
2、傳播主體的要求
在涉及舞台節目的主持過程中,主持人常用的方式是將口頭與肢體語言結合起來使用。在主持的語境裏,多使用第一人稱,這樣和受眾交流就變得直接而平等,像朋友一樣親密和諧。播音員則需要用第三人稱來播報,客觀的陳述稿件內容,隻是作為一個信息的傳遞者將稿件內容真實、準確的傳遞給聽眾,所以播音員也要正確掌控稿件,並在此基礎上完整真實地表達稿件的內容、傳達稿件的實質和內涵。
3、傳播形式的要求
第一,新聞節目主要以播報式為主,以宣讀為輔。時政和資訊是最常見的兩類新聞節目,但是這兩種新聞的播音風格存在較大的不同之處。時政類新聞的目的是宣傳,播音時就需要播音員表達出嚴肅感情色彩,這樣觀眾才能感受到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嚴肅性。而資訊類新聞,在播報時應就需要相對放鬆的語氣、語境,將播新聞和說新聞結合,風格合二為一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在新聞導語中也可以適當的穿插說的風格,這樣可以引起聽眾對新聞內容的關注,提起更大的興趣,在這一基礎上,聽眾更容易關注和理解新聞內容。由於資訊類新聞可以使用多種風格,所以很容易拉近聽眾與主持人的距離,增加二者的親近感,而不感到過於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