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輿論監督回應的工具
傳媒e時代
作者:葉文丹
【摘 要】微博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輿論監督方麵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監督回應方麵的作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被監督方尤其是被監督官員很少利用微博進行回應。本文主要研究對象為微博輿論監督,以“表哥”楊達才案為個案,從現代媒介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話語權的重新分配,以及微博相較傳統媒體在輿論監督回應中所具有的優勢這兩方麵進行研究,從而呼籲在微博輿論監督迅速發展的時代,微博的輿論監督回應也應得到重視。
【關鍵詞】微博 輿論監督 話語權
自從1994年互聯網接入中國,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網絡世界和網絡媒體平台後,網絡監督就成為民主政治的一種新形式、新力量。微博的出現開辟了網絡監督的新時代。微博的低門檻性讓每個公民都能參與到監督的過程中來,人人都能手握“麥克風”說自己想說的話。同時隨著微博用戶的不斷擴大,微博的影響力已經不可小覷,政府也已經開始重視微博上的輿論,微博監督往往能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迫使政府部門重視並解決問題。
相比於網民們的積極而言,微博監督的被監督方卻顯得比較消極。大部分被監督方在事情發生後首先選擇的是沉默,有些是一直沉默下去,有些在過了一段時間後會接受傳統媒體的采訪,做一些簡單的回應,但回應大都比較偏官方化,幾乎沒有人選擇在微博上做直接回應。微博對於監督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對於被監督方來說也是一個很有用的媒介,但是卻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本文主要研究對象為微博輿論監督,以“表哥”楊達才案為個案,從現代媒介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話語權的重新分配,以及微博相較傳統媒體在輿論監督回應中所具有的優勢這兩方麵進行研究,從而呼籲在微博輿論監督迅速發展的時代,微博的輿論監督回應也應得到重視。
一、“表哥”的積極回應
1、車禍現場微笑:引發“人肉”
2012年8月26日淩晨,陝西延安境內發生重大車禍致36人死,2人重傷。事故現場陝西一官員麵帶微笑的照片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有網友稱,官員為陝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①在新聞照片中的他,經常保持笑容,手腕上戴著不同的表,這些手表全部加起來如都為真貨,低估在20萬元內。楊達才因此也被網民戲稱為“表哥”,成為了微博上的紅人。②
2、微博積極回應:獲得支持
麵臨日漸升溫的網絡質疑,楊達才選擇了迅速回應。8月28日晚,楊達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快將在8月29日上午作出回應。8月29日21時至22時,楊達才主動在微博中回答網友提問。在13次回複中,楊達才6次向網友致歉。楊達才表示,自己並未“微笑”,隻是表情有點放鬆,想讓現場同誌放鬆些;5塊手表是自己10年來合法收入購買的,最貴的一塊是3.5萬元。③
訪談結束後,輿情開始轉向。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在其輿情解讀文章《“微笑局長”善待質疑獲肯定》中表示,楊達才在洶湧澎湃的網絡輿情麵前,敢於開立微博直接與網民互動、回應質疑的精神和實踐還是很令人稱道的,在網絡上也贏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持和肯定。④
3、傳統媒體:保持沉默
楊達才的“微笑門”發生的時間是2012年8月26日,作者利用百度新聞搜索引擎以“楊達才”為關鍵詞搜索了事件發生後一周時間即2012年8月26日至9月1日的新聞,共獲取680篇稿件。這些稿件經過篩選過後,保留下傳統媒體官方網站上的稿件,發現傳統媒體在“表哥”案一開始發生中經曆了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