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意見領袖對網絡輿論的影響
傳媒e時代
作者:李義菲
【摘 要】隨著微博時代的到來,微博在信息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活躍於各種輿情事件中的微博意見領袖,對輿論的影響可見一斑。在發布、轉發、評論的過程中,微博意見領袖無形中起到了引導輿論、推動輿論和議程設置、輿論監督等作用。但是事物本身具有兩麵性,由於微博意見領袖這個群體本身的不可控性,產生的結果也是難以預料的。因此,要想充分發揮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相關部門必須加強規範和引導,微博意見領袖自身也要自律,防止給社會輿論帶來不利影響。
【關鍵詞】微博 意見領袖 網絡輿論
2013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微博從出現到滲入人們生活,隻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已經成為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重要的角色之一。
繼博客、播客、SNS之後,微博以其短小、快捷的傳播特點,采手機短信、社交網站和博客眾家之長,隨時隨地發布信息,正日益成為當代最受歡迎的信息傳播平台之一。在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年代,微博正逐步成為普通人掌握話語權和信息傳播權利的工具,但與此同時,微博的使用也使信息傳播變得更加集中,微博意見領袖正日益掌控和引領著微博話語場中的意見和信息。
一、微博意見領袖的含義和類型
1、微博意見領袖的含義
所謂“意見領袖”是指活躍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並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人物。①
而“微博意見領袖”是指在微博平台上能夠因其信息傳播和意見表達而對大量受眾產生影響的“活躍分子”,他們積極製造或者參與輿論話題,通過與粉絲們的頻繁互動產生影響力。與傳統知識分子和媒體意見領袖不同的是,微博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網絡統計技術所量化的,比如看他在網上有多少“粉絲”數等指標。②
2、微博意見領袖的主要類型
(1)公眾人物:公眾人物一般知名度比較高,在現實生活中就具有很高的影響力,他們開通微博後一般立即就會有大量粉絲關注。尤其是那些文筆較好、思維敏捷、個性獨特的公眾人物,他們在微博上的一舉一動都會得到粉絲的回應,從而成為話語場的中心,化身為微博意見領袖,例如“微博女王”姚晨。
(2)知識精英:以學者、媒體人和作家為主,他們在微博上比較活躍,而且微博語言個性獨到、思想深刻具有啟發性,因而有大批的追隨者。例如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作家陸琪等。
(3)草根博主和事件親曆者、發布者:草根博主如“作業本”,他們對受眾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有獨到的看法,語言犀利、具有很強號召力;而事件親曆者、發布者是指,在某個微博熱點事件中第一個發布消息的博主或當事人博主,由於網民對事件本身的關注而帶動對其微博的關注,進而確立起當事人意見領袖的身份,例如致力於朱令案的貝誌誠(新浪微博@一毛不拔大師)。
(4)部分官方微博:官方微博掌握著權威信息,可信度較高,如果能以比較親民的姿態出現,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關注者,從而成長為意見領袖,如北京發布、平安北京等官方微博。
微博意見領袖的主體主要由知識精英和公眾人物構成。由於微博信息獲取簡單、互動方便,再加上民眾的關注和追捧,使得微博意見領袖言論的擴散速度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微博意見領袖正成為影響、推動輿論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微博意見領袖對網絡輿論的影響
在熱點新聞事件中,微博意見領袖通過發表或轉發、評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使受眾在與他們互動過程中也受到影響。微博意見領袖就是通過影響受眾進而有意或無意地影響輿論,甚至影響事件的現實走向。
1、傳播信息,引發輿論
微博意見領袖的粉絲數量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幾千萬,他們往往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微博意見領袖發布的信息更能引起粉絲們的關注和議論。
如2012年初,被網民稱為“打假鬥士”的方舟子質疑韓寒之父代筆為子寫作,以微博為陣地,與韓寒展開隔空“罵戰”。針對愈演愈烈的“代筆”質疑,韓寒在其博客上公布了當年《三重門》所有的手稿,並表示將把兩部手稿出版成書。方舟子打假引來微博罵戰,“挺韓派”和“倒韓派”各執一詞。最終韓寒起訴方舟子侵害名譽權,打假戰爭從微博轉移到現實的法院中,而這一場輿論風暴是由一條偶然的微博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