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城和王正方二人明明早就認識,但此時卻又一本正經地互相問著姓氏。在場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搞不清這二人弄的是什麼玄虛。
但當事二人的心裏當然是一清二楚。
內家拳,沈家。
極武堂,王家。
在數十年前,這曾是在武術界並稱雙驕、一時喻亮的兩大氏族。
沈家祖傳內家拳,博古今多種內家拳法精華之所長,享譽天下。當年沈天豪內家功法深逾化勁,是為江湖上公認的一代宗師。
而王家,則是世代專精外家拳。後又融合了西方搏擊、格鬥的多方技術,彙總成為一門實點型的技擊格鬥拳術,是為極武拳術。而將極武拳術整合成型的王無敵,曾經就憑著極武拳連戰連勝,所向披靡,成就其無敵之名。甚至因此在整個華夏帶動起了一股全民習武的狂潮。
這樣兩個絕世高手同在一個時代,難免要被世人拿來比較。沈、王兩人誰的實力更強,內、外兩家拳法哪種威力更大,一直是江湖上八卦的永恒話題。
但沈天豪和王無敵這兩個人,終其一生,卻也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比試。究其原因,竟是內家功已逾化勁修為的沈天豪親口承認,王無敵乃是當代難得的武學天才,他並無必勝的信心,所以不戰也罷。
而極武拳也借由沈天豪的主動退讓,成為了當時引領全民習武熱潮的絕對主力。也就是從那時起,極武拳開始隱隱壓過了內家拳一頭。
待到沈天豪和王無敵二人相繼百年之後,這沈氏內家拳的傳人沈國輝倒不似其父那般雲淡風清。關於當年沈王之爭,沈國輝便不止一次對外人講,沈天豪之所以對王無敵避而不見,主要是不願牽扯進全民習武的熱潮當中。
在外界看來,能夠引領全民習武的熱潮,弘揚自家拳法的名望,無疑是好處多多的一件事情。但在沈天豪看來,內家拳法重在練氣修心,天資、悟性、耐力、意誌,缺一不可。與其混在全民習武這種流行事當中,搞得門人子弟中良莠不齊,倒不如淡出尋常百姓的視野,潛心做好自家的功夫。
這種說法,當然很有些道理。所以在沈國輝的刻意宣揚下,內家拳的形象再次高大起來,沈氏內家拳也重新在武術界占據了一席之地。
一時間,極武拳與內家拳的明爭暗鬥風起雲湧。直到極武堂王無敵的兒子王柱國站出來,要與沈國輝公平一戰,這才成為了兩派相爭的一個轉折點。
隻不過當年這一役,卻也不是公開比試。天下人隻知道,那一役過後,武林界天翻地覆!
沈國輝,戰死!
內家拳弟子不甘失敗,與極武堂的人發生了數度大規模的毆鬥,最終引出了華夏官方的強勢介入。內家拳一夜之間分崩離析,泯跡江湖。
……
王正方當然不知道沈城就是當年因內家拳門派潰敗而流離失所的沈家幼子。但這並不重要,作為王家直係傳人,他隻需要知道麵前這個年輕人使的乃是內家拳正宗,而又偏巧姓沈,那便足夠了。
當年內家拳弟子瘋狂的報複行徑,對極武堂也造成了極嚴重的損失,甚至有數名王家直係也都在其中喪命。所以哪怕之後王柱國交代下來,不許再找內家拳的傳人尋釁報複,但在王家人的心裏,卻都對沈家存著股難以言喻的恨意。
所以王正方很痛快地站了出來。他的親弟弟便是死在了某一次兩派的混戰之中,他絕不介意殺死一個姓沈的內家拳傳人,來為弟弟祭奠亡魂。
“你不錯,年紀輕輕便已經達到了暗勁的程度。”王正方目光如炬,當然看得出沈城如今的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