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華林沒什麼多想的,也就介紹了一下藍房子孤兒院。
原來這個藍房子孤兒院原本是舊縣cb區一處光明教堂開辦的下屬孤兒院,憑借教堂劃撥的捐助資金收養一些十四歲以下的孤兒。
至今藍房子孤兒院也已經辦了十多年了,隻是原本支持開辦孤兒院的教堂傳教士卻已經老死了,現在繼任的光明教士對於這家費錢費力的孤兒院,卻沒多少關照的意思。
藍房子孤兒院因此就失去了穩定的資助來源,一切隻能依靠自力更生了。
幸好現在主持藍房子孤兒院事務的蘭姨,似乎也有不簡單的來曆,硬是靠著她的能力支撐著孤兒院繼續維持,還將藍房子孤兒院的產權從教堂那邊弄了過來,至少不用擔心教堂收回房子,讓孤兒們沒地方住。
同時她也給孤兒院尋了一些年幼小孩子能做的手工活,然後尋地方擺地攤販賣一些孩子所做小工藝之類,偶爾遇到一些善心人,也能有些收入。
她也會讓十歲以上的男孩子出去賣報、擦鞋賺錢,至於女孩子則留在孤兒院做一些縫縫補補以及洗衣服的工作。
如此孤兒院勉強也是有些自給自足的收入,可以讓孤兒院的孤兒衣食無憂,還活的不像小乞丐。
另外一些來孤兒院想收養孩童的家庭,也會在辦理收養手續後,給孤兒院一些資助費,而從孤兒院出去的大齡孤兒,以及被收養孤兒長大後,有些也會回孤兒院幫忙捐助什麼的。
可以說藍房子的這位蘭姨,似乎也不是拿孤兒賺錢的黑心人。
雖然在如今這樣混亂的商海市想要生存,這位蘭姨也不是什麼聖母類的傻白甜,之前從光明教堂弄到藍房子的產權,就用了不知道什麼手段。
或許這也是舊縣cb區光明教堂新任光明教士,徹底和藍房子劃清界限的緣由。
可這位蘭姨真在藍房子收容了不下百多個孤兒,這些孤兒裏年齡最小的甚至是剛剛出生就被父母拋棄的,要是沒有藍房子的收容,他們在商海市也是活不下去的。
當然,藍房子裏也不僅僅隻有蘭姨一個大人,事實上也有些年齡超過十四歲,暫時沒辦法獨立生活的孤兒,還是會留在藍房子裏幫忙。
特別是一些女孩子,要是把她們趕出藍房子,那她們說不定就隻能去賣身了。
故而一些女孩子便留在藍房子成了工作人員,隻是沒有工錢,隻能和孤兒一起吃飽飯罷了。
至於男孩子就沒這麼容易就能被蘭姨留下了,他們要想留在藍房子就需要每天交錢了,按照蘭姨的說法就是藍房子不會白養十四歲以上的懶漢子。
侯華林其實也是藍房子的孤兒出身,不過他在十二歲的時候遇到了何氏武館的何老頭。
何老頭覺得他算是有練武的身體底子,就問他願不願意到何氏武館做學徒,於是何華林便這樣離開了藍房子到了何氏武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