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飽!”秦可新童言無忌:“公共食堂解散後,地裏不打糧食,全家人隻能剝樹皮、吃米糠充饑。眼見一家六口人沒得幾天活頭了,我爹便讓我娘把箱櫃中的衣服、鞋襪聚攏了一包袱,背到西巴山去換糧食!”
趙光明見說,插了一句問:“西巴山?西巴山在什麼地方?”
秦可新說:“聽我爹講,西巴山在甘肅和四川的交界處;山大溝深,少人問津;沒有吃公共食堂,山民家中才有少許存糧!”
趙光明問:“這麼說你爹拿衣服鞋襪在西巴山換來糧食嘍?”
“換來啦!”秦可新興奮地說:“盡管是玉米、黃豆一類的雜糧,可畢竟是糧食!但豆麵吃多了反胃,直到現在,一聞到豆麵的氣味,我就有種想嘔吐的感覺!”
趙光明看了秦可新一眼說:“有豆麵吃一定很好了,有豆麵吃就不會被餓死!”
秦可新見說,又道:“後來豆麵吃完了,又餓了肚子,餓得撐不住火時,就往我舅家跑!”
“你舅家?”趙光明問:“你舅家有吃的!”
秦可新說:“我外婆能給小兒看病,看病不要錢,隻要糧食。我記得有一次,一個吃商品糧的城裏人為給孫子看消化不良的疾病,送給我外婆一升白麵。我外婆舍不得吃,一直積攢著;後來知道我們家斷頓,給白麵裏麵參合了一半高粱麵,烙了三塊大餅,讓我舅給我家送來。我舅路上偷吃了一塊,隻送給我們家兩塊。我吃了外婆送來的二合麵餅,天天就想;那一天實在按捺不住,便一個人跑我外婆那裏去。外婆見我瘦得像隻小貓,用僅有的一點白麵做了一碗糊湯,流著眼淚看我吃完!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外婆做的那碗糊湯!”
趙光明說:“在那麼困難度日子裏,能喝一碗糊湯,真是一種福分!”
秦可新見說,突然振奮起來,說:“不過現在情況好轉了,盡管每年的糧食還有缺口,可東湊西借,已經不怎麼餓肚子;這是不是趙叔您在澡堂子說的經濟調整?”
趙光明說:“可新說得對,由於實行了經濟調整政策,老百姓的日子正在好轉,你們家不也一樣嗎?”
秦可新見說,便道:“我們家的日子比以前好些了,可我哥就讀的航空技校解散,我爹讓他上黑胡同賣饃;我姐的學也上不成啦,給我哥來做幫手!”
秦可新這麼說著,看了趙光明一眼,說:“趙叔,我們家賣饃饃犯不犯法呀……”
“賣饃饃犯哪門子法?”趙小燕的聲音突然從門外麵傳來,打斷秦可新的話!
未等秦可新反應過來,趙小燕已經和她娘魏青枝走進門來。
魏青枝這麼一洗,竟然年輕了好幾歲;趙小燕更就不用說,一頭秀發披散在肩頭上,在電燈光的照耀下,泛著烏亮的油光;還有一股淡淡的幽香散發出來,使秦可新目瞪口呆,一眼眼看著她,不知說什麼才好。
這麼說著,“嗨”了一聲道:“你剛才說誰家賣饃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