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貓膩(1 / 1)

下地獄的杠夫們,有其專業技術;他們把許多橫豎小杠捆在大杠上;四個角上各有不同方向;按人數捆齊,要適合抬時的行動,又要整齊一致;還要保證繩扣牢固不鬆,目的是確保靈柩穩妥安全,絕不許半路上去緊繩子扣。

總指揮者即他們的頭兒,叫“杠頭”,杠頭身穿孝衣,手拿“響尺”,戴同樣的黑氊帽,但不插翎子。

“響尺”為一長一短,長為寸許的方硬木,約一尺半長;短為粗可一握的短棒,長約七八寸。

以短擊長,發出“當當”的聲音,極為清脆響亮,又傳得很遠。

一般大杠有兩付“響尺”在杠前指揮。如:一響,全體杠夫各就位;二響,“刷”的一聲都抓杠上肩了;一二聲連擊“當,當當!”就起步了。

隻聽腳步聲“刷……刷……”,絕無說話聲。

一陣連擊“當當……”接著“當!當!當!”三聲,停下了。再兩擊就又“換肩”,再後再開步走等等。

杠頭兒的指揮技術,還在於“出堂”和“換杠”等方麵。

出堂即出殯時從停靈的大庭內,抬到大門外的杠上這一段路。

“杠頭”必須帶領十來個行家,把靈柩拴在小杠上,四角共八人抬起,這時喪家大小按序迎著靈柩退行,同時看著靈柩,不準有一點歪斜。

出入門道、上下台階,靈柩必須端正;一路上隻聽“響尺”頭兒在叫:“前邊如何——左後放低——”一類的命令。

有時過道窄,兩邊不能肩抬,就命令鑽到棺下用脊背拱抬,直到抬出大門來到街上,就要“換杠”了。

在馬路上換大杠時雖很繁複,卻很有層次,很利索,且比前一次換杠更壯觀。

二十四人小杠從後麵走進大杠,大杠的杠夫左右兩麵用手舉起棺罩,小杠進入適當地位,外麵大杠一聲命令,抬起來了。

於是,裏麵小杠把棺材放置大杠的位置上,然後把小杠放在地下;外麵棺罩放好,六十四人大杠就起步前行了……

竇瑩瑩正在回想著杠棒隊抬著公爹的棺槨往墓地裏走,秦大來已經拉著她,來到廟前頭秦世雄的家門口了。

看著秦世雄家黑黢黢的頭門,秦大來正要揮手去敲,卻被竇瑩瑩攔住,說:“大哥,我估摸現在還不到寅時,人家恐怕睡得正香哩,我們敲門是不是……”

秦大來打斷竇瑩瑩的話,將她的小手重重握了一握,說:“弟妹說得對,現在不能敲人家的門,再等等吧!”

秦大來早就對這個漂亮的弟媳有了心,而漂亮的竇瑩瑩,從見到秦大來第一麵起,便有一種扯不斷、理還亂的心緒。

當秦大來在公公的靈堂上拿眼睛看她,有事沒事跟在她後麵轉圈圈時,竇瑩瑩心中便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更使竇瑩瑩難能忘懷的是,三先生秦子仁提出讓秦二來的媳婦馬豔豔給公公的靈柩打土,征求秦大來的意見,秦大來竟然大半天看著竇瑩瑩,對秦子仁的話不予回答!

看著大伯子目不轉睛盯看自己的眼神,玩世不恭自我陶醉的情態;心不在焉旁若無事的式樣,竇瑩瑩當時就有點心悸:莫非大哥他對我有了意思……

竇瑩瑩希望的就是這樣一種氛圍,一種使她想推不能推;想離不能離的氛圍!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