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事變(1)(2 / 2)

說著定定神道:“可新上岐陽縣賣饃,人家不讓賣把他送回來,我們吃點虧也就過去了,你卻要往南牆上撞……”

說言未了,便見瘸子爺霍地一下站立起來,用手指著秦世亮道:“老三,看你這熊樣子,廟前頭秦姓人哪有你這種的賤骨頭?還不閉上你的臭嘴,要不,我連你也要打!”

瘸子爺說著,單掌向身旁一摞磚頭拍去,十幾個磚頭立即從中間斷裂;上麵的兩三塊則成鵪鶉蛋大小的碎片兒。

圍觀的人又一次喝喊起來:“啊呀呀,這樣的功夫,即是孫猴子到來,也得卸他一條腿……”

秦世亮見狀,先是一驚,可隨之便淡然自若地說:“五爸的功夫是厲害,這在積石原恐怕沒有第二個人!可五爸總不能仗著自己有點功夫就沒完沒了地惹事生非呀!五爸你想想,從解放前到解放後,你惹的事還少嗎?我家可新兒的事不要你管……”

瘸子爺見秦世亮這麼來說,不禁大怒,眼睛瞪得像牛鈴,厲聲喝道:“可新兒是你兒子沒錯,可他也是我收的弟子!你爹費心勞神一生,推演出秦家功夫;你們兄弟三個沒有一個人學;你爹隻好傳授給我!為了不讓秦家功夫失去傳人,我收可新兒做了弟子;讓他傳承秦家功夫!秦可新既然是我的弟子,他的事我豈能不管?不但要管,而且要一管到底……”

秦世亮聽瘸子爺這麼一說,方才明白這些天裏,秦可新每天晚上為什麼回來得那麼晚,原來是跟瘸子爺學功夫!

秦世亮氣得雙手發抖,額頭上的青筋暴綻著;恨不能上前捅瘸子爺一刀子!

毋容置疑,秦世亮是極力反對家族擁有功夫的人,他的觀點是:尋常百姓家,不征戰禦敵;不衛京戍邊,學那勞什子幹麼?功夫是個好東西;可也是惹事的根源!

基於這種觀點,當他爹秦升田要將秦家功夫傳授他時,秦世亮堅決拒絕。

秦世亮對世事想不通,啥事情都表現得十分消極;但對發展經濟,搞活市場,做點小本買賣;卻顯示出濃厚的興趣!

因此,淩風縣發出全縣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的號召後,秦世亮第一個響應;很快在家中辦起饅頭作坊。

一開始秦世亮並放不開膽子,但商業管理長陳周喜來和他的一席話,堅定了秦世亮做大做實小本買賣的信心。

秦世亮這樣想:老百姓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曆朝曆代的皇帝再爛損,也不會阻止老百姓做小本買賣的;從炎帝到黃帝,從漢武帝到宣統帝,莫不如此。當今公家號稱是人民的公家,難道還能將老百姓的手腳捆綁起來,啥事也不讓幹?

但有人卻說當今公家推崇公有製,小本買賣是私有製,有犯法嫌疑,弄不好還要蹲監獄的。

秦世亮嗤之以鼻,說:“小本買賣和犯法風馬牛不相及!小本買賣是繁榮市場,搞活經濟的重要手段;小本買賣富了百姓,國家才能強盛,怎麼能和犯法牽連一起?”

然而,秦世亮頗為理想化的經濟觀念在岐陽縣碰壁了;岐陽縣的頭頭腦腦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外星球,采取嚴酷的手段,禁止老百姓小本買賣;小本買賣在岐陽縣被定為投機倒把犯罪;輕者處理;重者判刑。

初出茅廬的秦可新,不僅碰在岐陽縣打擊投機倒把犯罪的槍口上;還血氣方剛和小分隊對著幹;這是飛蛾撲燈,蠻牛入海!

然而秦世亮有另路思維,認為兒子之所以能和岐陽縣小分隊發生爭執,是因為手上有了功夫;不甘心被別人頤指氣使。

秦世亮的爹秦升田當初正因為身懷絕技,才不甘心寄人籬下;秦世亮的五爸秦大勇功夫高強,卻屢屢遭人暗算。

秦可新重蹈爺爺、五爺爺的覆轍,秦世亮心中豈能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