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須大爺將本本上寫的文章念完,又道:“我老漢80多歲了,拿著公家發給的工資,就是想給正義呼喊幾聲;反對的人可能不愛聽,可老漢我不怕;已經是黃土埋到下巴底下的人,還怕什麼!老漢隻想讓這種利國利民的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康素素聽胡須大爺這麼來說,禁不住熱淚盈眶。
康素素當時對豆老師的話不以為然,可聽了胡須大爺的演講;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便對老人肅然起敬,尋思道:沒想到在淩風縣還有這樣高風亮節的老人,自覺擔當起宣傳政策的演講員……
康素素正在思想,胡須大爺又在說話了:“西門這個市場昨天才開的業,一開業便吸引來周邊幾個縣的客商;岐陽縣來的客商最多,老百姓還得活嘛,不去理睬他們,把農副產品拿到淩風縣變賣來呢……”
康素素附和著胡須大爺的話,嘿嘿笑道:“那敢情好,外縣百姓挑上農副產品來淩風縣變賣,不是增加我們的稅收嗎?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康素素說著,便就想起她和秦可新上岐陽縣五丈原賣饃時的情景——鬼鬼祟祟,真像做賊。
那時候,康素素和秦可新剛從原頂上下來,秦可新背篼裏背著一背篼白森森的饅頭。
走在前麵的龐豔林師傅對康素素和秦可新說:“你倆目光朝前,直向前麵那座小樹林走去;不要左顧右盼,四處觀望;小心被小分隊逮個正著!”
秦可新依照龐師傅說的話去做了,康素素心想自己身上又沒饅頭,隻挎一隻竹籃,怕的什麼?便就和秦可新隔開一段距離,把眼睛四處觀望。
一個拎著竹籃在街邊賣雞蛋的老太婆並不知道小分隊的厲害,便就大鳴大放地吆喝著:“雞蛋!誰買雞蛋!我家雞產下來的蛋,一個8分錢……”
老太婆正在吆喝時,三個凶神惡煞的人湧上來了。
三個人用手中的文武棍指著老太婆喊道:“老不死的東西,竟敢大鳴大放地叫賣雞蛋!”
老太婆不服氣地說:“我賣自家雞下的蛋,是啥投機倒把?”
三個民渣哪容老太婆爭辯,將她推搡一陣,沒收了雞蛋。
老太婆哭著聲腔離去了,三個民渣將一籃子雞蛋私分後,揚長而去。
康素素看到這種情景,才知雲雀兒昨天夜裏的話沒說錯,五丈原果然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康素素對著三個民渣遠去的背影啐了一口,追上秦可新和龐豔林,說了剛才看到的情況。
龐豔林鄭重其事地說:“要不我為啥讓你們倆目不斜視,直朝前走呢,要是被那幫土匪嗅到背篼裏的饅頭,一定會被沒收幹淨……”
康素素和秦可新在龐師傅的掩護進到一座小樹林,避開了小分隊,才來到工廠的圍牆邊上;將一背篼饃饃裝進竹籃子裏,運送了五六次,才安全送進工廠裏麵。
賣饃的過程充滿風險,可還是以順利而告終,而且賺取了高額利潤。
康素素和秦可新心旌搖動地來到車馬店,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康素素告別胡須大爺,一邊思想,一邊走進剛啟動的西門市場,想感受一下新市場的氛圍,卻聽一陣尖利的喊聲從遠處傳來:“康素素!康素素!”有人在喊她的名字。
康素素一怔,心中想道:誰在呼喊我?聲音這麼熟悉?
康素素迎著聲音的方向走去,隻見偌大一個自由市場上擺滿各種各樣的農家用品和關中人喜歡食用的各種小吃:包子、餃子、涼皮、涼粉、餄烙、粽糕、糖糕、油條、羊肉泡饃……
康素素一下子驚呆了,她沒想到困難的日子結束沒多長時間,公家一個搞活政策的號令,各種各樣的小吃便就應用而生;這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康素素正在遐想,那個呼喊她的聲音更加響亮。
康素素四處觀看,終於看清楚,在一個賣羊肉泡饃的攤位前,趙小燕正在向她招手,一邊招手,一邊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