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探望(1 / 2)

張振文這麼說著時,便就長歎一聲道:“其實修建縣城這條瀝青街道,淩風縣也沒拿一分錢,是趙光明的戰友劉大晨的功勞!”

“劉大晨?劉大晨是誰?”秦可新轉向張振文問道:“劉大晨是淩風縣的人嗎?”

張振文哈哈大笑幾聲說:“劉大晨和淩風縣八竿子也搕不著,他和趙光明是老戰友,現在是玉門油礦的礦長!趙光明給劉礦長發了一封電報,說想在縣城改建街道,但縣上財政緊張,能不能先在他們礦上賒些瀝青,日後連本帶息償還!”

“劉大晨收到趙光明的電報後,跟腳兒回來電報,說你這個一把手當的實在窩囊;我不給你賒賬,已經安排一支鋪路隊攜帶設備從玉門出發了,隻是這些設備要在天寶火車站卸貨,希望趙光明派車接一下;還說要讓鋪路隊的工人師傅多看幾場秦腔戲!”

“縣城的瀝青街道就是這樣鋪成的,玉門油礦一分錢也沒收;劉大晨說這是他們油田支援貧困地區建設,讓趙光明不要往心上放;隻是讓淩風縣劇團上玉門做了十幾天的慰問演出而已!”

秦可新聽張振文這麼講完,大驚小怪地說:“修成這麼平整的瀝青街道,原來縣上沒花一分錢,還真要感謝趙叔叔和他的那位戰友啊!”

說著,深有感觸地說:“趙叔叔可真是個好人,兩年前可新兒來縣城時,還在他家住過一宿;趙叔叔領我上澡堂洗了一次熱水澡,第二天早晨,又在他家吃了三個雜麵饃,一碗玉麵糊糊,一小碟子鹹蘿卜!”

秦可新這麼講著時,眼睛裏不知怎麼就噙滿淚水,看了張振文一眼說:“團長舅舅,可新兒以前總認為一把手家中要啥有啥,富裕得很,可就是那一次在趙小燕家吃了一頓飯,我徹底改變看法了!”

“喲嗬!”張振文驚呼一聲說:“吃一頓飯就改變看法,看來這頓飯不同尋常啊,說說讓舅舅聽聽!”

秦可新道:“那天早晨吃早飯時趙光明、趙小燕、還有她媽媽魏管理長都不在,是井泉公社管理長陳周喜看著我吃的!陳周喜當時是商業管理長,他見我把桌上的飯菜全部消滅,便就嘿嘿一笑說:小夥子,你真能吃?三個饅頭,一碗稀飯,一小碟子鹹菜,比小燕一家三口一頓飯的口糧還多哩!”

“我不明事理地看著陳周喜,急問:陳叔您說什麼?我吃的比燕子姐一家三口一頓飯的口糧還多!”

“陳周喜說:那你以為?趙光明一月24斤口糧,魏管理長每月21斤,小燕每月是18斤;全家一個月的口糧63斤!倘若每月按30天算,一天平均2.1斤;一天要是吃三頓飯,每頓也就7兩。一般情況下,趙光明吃3兩;小燕母女倆每人2兩!你吃的三個雜麵饃是6兩,一碗玉米麵糊糊是2兩;已經8兩;還不算一小碟鹹蘿卜;是不是吃了人家3口一頓的口糧……”

秦可新這麼說著,便就唉聲歎氣道:“我還以為縣委一把手家很富有啦,原來和我們老百姓家區別並不大嘛!”

秦可新和張振文一邊說話,一邊行走在淩風縣城鋪設不久的瀝青街道上,一種難於言表的興奮悠然而生。

光落落的瀝青大道兩邊,佇立著店鋪、酒肆;盡管已是黃昏時辰,可是你來他往的人流還是熙熙攘攘。

秦可新低頭沉思一陣,便就看向走在一邊的張振文說:“舅舅,這些擺攤設點者好像都是鄉下人?怎麼沒有城裏人呀!”

張振文長歎一聲說:“可新兒問的問題舅舅也想過,可能是城裏人大部分都能掙工資,還有這個票那個票的保障;每個月國家還按時供應商品糧,有吃有喝了,誰願意幹這種風雨路餐的苦差事呀!”

秦可新表示讚同地“哦”了一聲,便就看見趙小燕家那座和農戶沒有區別的門樓子了。

日暮時的晚霞映照在趙小燕家那座還算莊重的門樓子上,使整個庭院顯得更加的古樸和肅穆。

秦可新兩年前來縣上時,就對趙小燕家的這座庭院頗感興趣;這種庭院和庭院頭門上的門樓子,如果放在舊社會的秦王寨,隻有廟背後十二先生和北巷裏秦子仁那樣的大戶人家才修建得起。

而像秦可新舅舅那樣的貧窮家庭,連一扇大門也買不起,談何容易修建門樓子?

因此,秦可新當時一看見趙小燕家這座門樓子,便就問道:“小燕姐,你們家是地主?”

趙小燕一怔,愣愣地看著秦可新問:“何以見得?”

秦可新指指鶴立雞群的門樓說:“不是地主,哪能修建這麼氣勢的門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