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縣委一把手家(2)(1 / 3)

張振文見在幹嘛這麼來講,便就接上話頭道:“不管怎麼說,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是比以前好多啦,起碼不再餓肚子!”

趙光明聽張振文這麼來講,看向他道:“張團這話講得還有點道理嘛,哦對了,你今天和可新兒一道來我這裏,是不是為你引進兩個青年演員的事?”

張振文一怔,慌忙把筷子放在小飯桌上說:“正是正是!趙光明,原來您知道引進演員這件事啊?”

趙光明笑道:“這件事你們文化局的報告縣委早就收到了,隻是裏麵有點蹊蹺,派人做了詳盡調查,事情弄明白後,常委會星期六就研究過啦,同意王俊梅和郭大全兩人作為引進人員加入縣劇團,解決他們的商品糧和公職問題;隻是馬根村沒有通過,因為他是濫竽充數!”

張振文聽趙光明這麼一講,高興得拍手稱道:“好好好,縣委就是英明,這個決定說出我們心中不敢說的話!”

原來,這幾年來,秦中一帶的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各個縣市都在變著法子引進專業人才,從而壯大演出團體的實力;在這種熱火朝天的人才大比拚中,淩風縣劇團也從地區戲校引進一男一女兩個青年學生。

兩個青年學生都是農村戶口,要想成為雷淩風縣劇團的專業演員,就得解決他們的戶口和公職問題。

為此,張振文將引進兩個學生娃王俊梅和郭大全的事情給縣文化局管理長餘裕做了彙報。

餘裕同意縣劇團的請求,但提出把他外甥馬根村加上。

餘裕說馬根村也是個唱戲的把式,讓張振文以縣劇團名義打報告,寫上王俊梅、郭大全、馬根村的名字,好讓文化局向縣委盡快轉交報告。

餘裕還說,縣劇團進人,牽扯招工計劃、商品糧戶口、人員編製諸多問題,必須上縣委常委會研究定奪。

張振文按照餘裕的旨意把報告寫好交給文化局,但遲遲不見動靜。

王俊梅和郭大全有點等不及,說淩風縣不接收的話,他們去眉塢縣,因為眉塢縣也向他們打過招呼;那裏更需要演職人員。

王俊梅和郭大全是張振文看好的苗子,如果因為縣上不批準而另尋主家,那不啻是對淩風縣的嘲弄。

張振文多次催問文化管理長餘裕,餘裕卻說縣委那邊通不過,說讓張振文上縣委去問。

其實並不是縣委通不過,而是縣委接到文化局轉報上來的縣劇團申請報告後,有人舉報餘裕,以引進人才為名,把他外甥馬根村塞金縣劇團,做正式職工的拙劣表演。

趙光明知道這個情況後,便把報告壓下來,指派宣傳部下去全麵調查,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上個星期,宣傳部調查清楚,向趙光明做了彙報,說王俊梅和郭大全是真正引進來的演職人員,而馬根村是文化管理長餘裕的外甥,根本就不會唱戲,餘裕要假公濟私。

趙光明弄清事情的原委後,星期六便召開了會議,打算派人向縣劇團通報情況,沒想到張振文等不及,晚上就來詢問了。

秦可新聽趙光明和張振文談及縣劇團引進演員的事,不屑一顧地說了聲:“原來參加縣劇團這麼難呀,還要上縣委常委會研究?那我要是日後參加工作,是不是也要走這麼多程序?”

趙小燕接上話道:“現在是計劃經濟,進一個吃商品糧的人確實難;但可新兒初中畢業後考上高中,農業口糧自然會轉為商品糧的;考上技校也一樣;畢業後國家包分配!”

趙小燕一說完,趙光明便看向秦可新問:“可新兒,二年前你就說今年要考中學,考了沒有?成績如何!”

秦可新站起身子道:“報告趙叔叔,可新兒已經考上縣城的中學,成績還是全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