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新在靜虛小道士的幫助下,將爹爹運往硬溝套的三馬車糧食以及三爺爺秦子仁的兩大車書籍全都搬進天尊洞後,便就累得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氣。
靜虛小道士見秦可新精疲力盡的樣子便就說道:“可新哥哥太賣力氣,那麼重的糧食樁子成年人扛在肩上也得彎腰弓背;但可新哥哥一氣子扛了十幾個;盡管你有武功但畢竟隻有十四五歲年紀!還有那些書籍比糧食樁子更重;可新哥哥一抱一大摞能不累嗎!”
秦可新見靜虛小道士說得認真便就笑道:“扛糧食樁子倒也沒有什麼,隻是害怕天尊洞被人發現幹得緊張了些,身體才這樣地吃不消!”
靜虛小道士嘿嘿笑道:“不打緊,可新哥哥歇一歇就能恢複過來!”
靜虛小道士說著看向秦可新道:“可新哥哥,你說趕馬車把糧食和書籍運來的那個人會不會發現什麼秘密?”
秦可新道:“不會,趕馬車的人是我爹花錢雇請的,隻負責把糧食和書籍運送到三官廟的院落中,剩下的事情他不過問也沒心思過問!”
靜虛聽秦可新這麼來講,便就長籲一聲道:“這樣就好!”
趕馬車的人是在那天夜裏戌時開始,從秦王寨往羅鎮三官廟運輸糧食和書籍的;這時候三官廟的道士道姑都在田道長招呼下在偏殿裏誦經;誦完經後集體入睡;因此馬車進到廟宇後並未驚動任何人。
糧食和書籍運送了整整六趟,直到黎明時辰才完畢;趕馬車的人走後,秦可新和靜虛兩人才緊鑼密鼓地把糧食樁子和書籍從三清殿元始天尊的坐像下麵運進駱駝洞;而田道長一直在遠處觀察動靜,阻止行人來三清殿打擾秦可新和靜虛勞作。
糧食和書籍終於搬運完畢,秦可新和靜虛二人困乏不堪,便就躺在堆積好的書櫥和糧囤前麵說閑話。
秦可新凝望著靜虛道士說:“天壽老弟,可新兒前天就上秦王寨小學給陳永暉老師說過你上學的事,陳老師說歡迎你來六年級讀書!還有做道長那件事更為重要,你可不能當兒戲!”
秦可新說著,便就正襟危坐道:“可新兒給道長師傅說了,三官廟第42世道長就由天壽老弟來做,你本身就是道士,做道長是水到渠成!”
靜虛小道士嗬嗬笑道:“第42世道長本是可新哥哥的,但可新哥哥對這種事似乎不感興趣;那就讓兄弟試試吧;不過可新哥哥要是想做,靜虛隨時都能騰位子!”
秦可新聽巨天壽說得誠懇,並和他緊緊擁抱一起。
兩人擁抱過後,秦可新才給靜虛小道士講述了在硬溝散人田道長跟前推薦他做42世道長的經過——
那一天,當秦可新推薦靜虛小道士來做三官廟第42世道長時,硬溝散人想了想並沒拒絕。
秦可新見田道長同意了,便就走出道長寢室,想找靜虛小師說明因由;卻見靜虛、王麒惠和王翠翠三人坐在三清殿前麵的台階上扯閑話。
三官廟的主神是天神、地神、水神,可在二十世紀30年代廟宇從原址搬到硬溝套後,40世道長為了正本清源,增設了三清殿。
三清殿伺奉的尊神是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老君。
三清殿為重簷歇山頂結構,麵闊五間,進深四間,當心間4金柱,8架椽,翼似乳狀,保存著宋代的建築手法。
全部結構嚴謹,柱頭微具卷殺,柱礎作蓮花覆盆形,柱間隻施闌額,不用普柏枋;鬥拱雄大,鬥底作皿板形,拱偷心造;補間鋪作前後簷各一朵,鬥拱和椽檁之間,彩繪有關道教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