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你究竟要嶽某給你去幹什麼?”
眼見張雲油鹽不進,從就被灌輸了忠君思想的他不想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去。還想著打入張雲政權的核心,去為可能的複國而努力一把的嶽飛終於服軟。
見此,張雲的臉色亦認真起來。“就算嶽帥身處在這深山當中,應該也聽過前一陣日子裏,本王手下發生的那些肮髒事吧!”
“其實本王不辭辛苦,千裏迢迢的親自跑到這裏來招降嶽帥。白了就是想讓嶽帥去給本王當個類似於左都禦史的官兒,讓那些現在可以已經是肆無忌憚的害群之馬。能夠有所收斂!”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讓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從此受了苦難,至少有個話的地方,有個肯為他們,並且有足夠的能力,能夠為他們伸張冤屈的人存在。而這個人非嶽帥你來,其他人都不行。因為他們自己的屁股都坐歪了!”
張雲得誠懇,嶽飛亦為之動容。但這還扳不倒他心中的那座枰!
“為什麼是嶽某?”
“因為你嶽帥的名聲還不錯,至少不是個貪婪之徒!而其他人,本王實話並不信任,因為知人、知麵、不知心……”到這裏,張雲見嶽飛臉色還是陰晴不定,始終下不定主意。
明白類似於這種愚忠之人。始終都不可能真心投靠自己的張雲,決定祭出百姓這個法寶。希望可以憑借這個殺手鐧,徹底打動他。至不濟也要讓他的信心動搖!
“根據資料顯示,現在每一,都至少有幾百人會莫名其妙的死在某些混賬的手中。而你為本王做事,卻完全可以減少這種可能性。”
“本王記得儒家思想,其實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下。而現在嶽帥就有這麼個機會來實現自身之終極理想。如果僅僅為了某些,你認為很重要的東西而放棄這個機會,豈不是太可惜?”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但遺憾的是,某些人,卻完全曲解了聖賢之言。一味的去愚忠。置下百姓於不顧。也不知道孟子他老人家在地下,是否會認可這樣的學生是他的傳人……”
張雲搖頭晃腦的很是感慨,仿佛對某種人很是可惜。
而這番稍顯有些直白之言,讓嶽飛的心中更為觸動。雖然依舊無法動搖,他忠誠於大宋朝皇室之心,或者是愛惜羽毛之心。
但不管怎麼,在張雲搖頭晃腦之乎者也的這短短時間裏。嶽飛臨來之前那顆堅定不移之心終於慢慢動搖……
嶽飛眼眸深處閃過的那一絲動搖,讓一直緊緊關注著他的張雲見之大喜!
要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此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或者是愚忠。那是心甘情願的赴死……
……
待秦陽一行人終於到了亭子外,為了趁熱打鐵防止嶽飛反悔。張雲馬上讓人宣讀了早就準備好的詔書,並親手將用來專門籠絡人心的丹書鐵卷。交到還是個孩的趙明澤手上。
而見把玩著丹書鐵卷的趙明澤一臉的歡喜。一直緊緊盯著嶽飛的張雲,發現其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臣…嶽飛……”看到張雲除了承諾過的世襲罔替侯爵之位外,竟直接給出丹書鐵券,頗有一種要學趙匡胤厚待柴家後人並且永不反悔的意味。嶽飛嘴角抽了抽。終於磕磕碰碰地徹底服了軟。
隻是已經跪下的他,卻是沒有看到張雲眼角那一抹若有若無的嘲弄……
來自後世的張雲可從來不把名聲,以及曾經對別人做出過的承諾,看得有多麼的重。
換而言之,給這趙明澤的一切。等到一切都穩定下來,已經建立起高效的監督監察機構之後。張雲那是肯定要收回來的。沒道理去養注定養不熟的白眼狼!
學趙匡胤,給柴家發放丹書鐵卷。然後等著柴家不停的搞動作。張雲自問還沒有這樣的胸襟。在這一點上聰明一世的嶽飛算是看走了眼。不能夠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張雲的無恥本性。
當然真的等到建立起一套高效廉潔的監察機構之後。嶽飛個人的清廉作風也就沒什麼用了!
等到那個時候,他的想法究竟是什麼?也就不重要了!
要知道張雲可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那種為了名聲可以毫不猶豫的拋頭顱灑熱血的習慣,不用等到子孫後輩去反悔。背負著背信棄義的惡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