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轉危為安(1 / 2)

我無殺虎意,虎有食我心。天理昭彰,卻是無情世,片葉立足之地也需戰戰兢兢,是何道理?看來以後需謹慎行事才對,否則性命有憂呀!

李雲軒心情絮亂的想著。呂浩不可能每次都能救他於水火,事後需的習些保命手段才是。最好有些符篆護身,可惜身上隻有一枚靈石,不知能買幾張。

同時也明白了,修真界就是嗜殺鬥狠之地。處處險境湧現,厄運接連,令人齒寒。難怪人說強者之路鋪下磊磊白骨。

如若讓他踏著磊磊骸骨,劍指蒼穹,於心不忍。李雲軒一向秉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行事做派。且師傅臨行誡勉“一縷青煙風中過,萬丈豪情心中留。”做人不能斤斤計較。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可經過幾番磨難讓他認識到了殘酷的現實,不得不沉思自身問題。世不待我,天不佑。方應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才是修真道也!

他也知道,最主要的還是自身沒有足夠抵禦來自危險的能力。素日聰明的李雲軒,想到這些反而百般惆悵,舉步無措。

許世傑善於觀言察色,見李雲軒臉色飄忽不定,又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葛歙離去的背影。上前安慰道:

“雲軒老弟,大丈夫立於天地間,處於亂世中,不可拘於愛恨的枷鎖裏。修真者就是如此,能屈能伸,亦敢作敢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強者不慈視弱者為螻蟻,成王敗寇,適者生存。隻有自強不息方能掌握自我。

微頓片刻又道:“你若不作,裹足不前,不妥。你若太作,莽撞行事,亦不妥。簡而言之,適應生存之道,排解困惑有方。人失足千古恨,馬失蹄萬淵葬。愚兄拙見,老弟莫要見怪。”許世傑輕柔的聲音耳邊響起。

然而在李雲軒聽來卻是如雷貫耳,不僅撫平他波濤般的內心,還驚醒在為命運惆悵的神。聽君一席話,遠抵萬裏路。

急忙抱拳誠道:“師兄金言開導,小弟感激不盡。沒想到師兄竟有這般覺悟,小弟一時失控慚愧至極呀!”

“哈哈,老弟謙讓,愚兄看你心神恍惚,故繆論一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許世傑笑著回應。

李雲軒不在言辭,突道:“許師兄,剛才呂師兄說的執事,又是何人?”

“這個還是呂師兄講吧,他知道的比我詳細,不要忘了,我和你一樣也是剛入門不久。”許世傑笑道。

一旁的呂浩接話來道:“每個門派都有一個執法的機關,或大或小,職責就是維護門派的正常秩序。本門人員不多,故爾簡稱為執事。本門的執事就是齊老,沒人敢挑釁他的權威。故爾布仕仁聽到執事很是恐慌。”

接著又道:“人若上百,形形色色,難免良莠淆雜,參差不一,何況是上千之眾呢?不過,如非生死大事執事不予理會。”

正如呂浩所言,人的成長須的經過平淡、競爭、生死,方能有所作為。各門各派招收弟子,靈根往往擺在第一,靈根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門派的生死存亡。故爾,忽略了人的品性。畢竟灌注鮮活血液才是門派崛起的後備援力。

往往超過千人的門派或組織,人性迥異,善惡摻半。這也是一個上位者禦下之道的管理方式。否則每個人都很聽話,循規蹈矩,那麼將會失去競爭,又怎能激起血腥的成長?殊同歸途,天道使然。非是人道滅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修仙一途本就身不由己。

造成魚龍混雜的門派,即是上位者的無奈之舉,也是可以接受的一麵。

李雲軒聽後明了,修真本就生活在血腥的世界裏,雖說大樹底下好乘涼,但上位者對弟子間的明爭暗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此時的楊林身處在煎熬中,修煉中的他,沒有神識,不能一心二用。外麵發生什麼他並不知曉。

時間退後半刻鍾,長老講道後,楊林感覺前所未有的平靜。倏忽間,他感覺自己好像修煉了幾十年似的。長老所講的東西不斷在腦海迂旋輾轉,左右思之,是那般的清晰簡單。

楊林不由自主的運轉起口訣心法,一小會功夫,便感應到了淡淡的靈氣鑽入體內,雖是細如光線,卻是聊勝於無。

靈氣進入身體後,有緩至疾並且有規律性的在體內運行起來。然而,楊林有所不知,如非身在頓悟之中,怎能如此之快感應到靈氣?且引靈入體?若在外界,怕是沒有十天苦功連靈氣都感應不到。

起初一切正常,可不知什麼原因。突然,體內靈氣混亂起來,雖說隻是一絲靈氣,可對第一次修煉的人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存在。

楊林對外界沒有感知,可對自己體內發生的情況清清楚楚。可惜他沒有經驗,沒辦法處理突來的狀況。隻能感受著靈氣好像無頭蒼蠅,在體內橫衝直撞,搞得烏煙瘴氣、熱血翻滾。

楊林萬分慌張,一點主張全無。除了體內帶來的痛,其他都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