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養老需物質精神雙保險(1 / 1)

25.養老需物質精神雙保險

2014以房養老不等於放心保

什麼是老年人真正的需求?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調查顯示:34,79%認為是身體不好,活動不便;30.43%認為是生活沒人照料;26.09%認為是孤獨;8.7%認為沒有困難。那麼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務項目是哪些?據調查,排在前四位的依次為:緊急援助、文化娛樂服務、心理健康服務、保健康複。再次有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家庭病床、社交服務相互並列。最後才是陪老人聊天、家務護理、家庭護理、送餐服務、陪護服務。

說到理想的老年生活,有物質和精神雙保險,是人們共同的希望。物質上,希望有保險,有住房,身體健康,吃穿不愁;精神上,希望兒孫繞膝,共享天倫,有人照顧,有朋友.有事做。當然,自由閑適,無憂無慮,安靜避世,也是很多老年人所追求的生活。那麼怎樣使這些需求有機整合?有市民給出建議:“與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是最好的老年生活,但是麵對子女們為了生計進行繁忙的工作,又無暇顧及到老人們起居生活,這就需要,家庭養老結合,發展社區養老也是一個理想的養老生活的方式,這樣老人即不離開家,又能得到照顧,是一種不錯的養老方式。”

可見,老年人對晚年的生活質量,已經較過去有了更高的要求。身體健康,衣食無憂,已經不能滿足老人,他們需要的,是在晚年依然擁有存在價值,依然受人尊重。那麼社會各方也應與時俱進,力求解決這些需求,讓老年人真正的做到享老。

在中國,老齡事業是由政府主辦的、以老年人為對象的公共服務事業.是非贏利性的。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單純的國家福利已經難以滿足老年人生活多樣化的需求。麵對老年人口的現狀,中國未來可能通過財政補貼、減免稅收、購買服務,甚至養老專項按揭貸款等手段加快解決老齡問題。養老正在突破傳統家庭養老模式,形成家庭、社區、市場化養老並存的局麵,出現了異地養老、以房養老、“侯鳥式”養老以及生態養老等新模式。養老產業開始走出一條與國際經驗接軌的社會化、市場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