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文化與科技優勢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1 / 2)

以文化與科技優勢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教育論叢

作者:黃曉燕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多媒體技術和數字化教學模式等新媒體技術為主的數學教學越來越被廣大的師生認同和接受。尤其是在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數字化教學課件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部分重要內容,對於高效率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現代化進程,提高課題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數學邏輯分析能力等方麵都有其優勢和潛力,新時期,建構多媒體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境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情境;文化與科技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一、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索

把數字化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有機結合,這種整合是指在以多媒體和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優化教學的活動,實現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和數學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時空界限,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教學結構,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課的興趣、效率和主動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把課程內容和方法與信息技術、信息方法、信息資源、人力資源有機結合,共同完成數學課程教與學。目的是把信息等各種先進技術應用到數學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整理、組合,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焦效應,從而促進傳統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的根本提升,達到實現課程教與學的目標。整合是指可聯合實施以確保實現共同成果的。我認為數學學科課程整合的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藝術,體現在如何有效應用學科技術、信息技術、學生的研究學習素質,更好地達到數學課程學習的目標。數學學科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關鍵定位是數學學科課,而不是電腦技術課,目的是通過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各種方便快捷的教學手段、方法,使學生自主、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二、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

對於以多媒體應用為主的數字化技術介入到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探索,是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逐步完成積累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應該積極探索多媒體技術帶來的新機遇,大膽嚐試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成果。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熟練多媒體技術,深入研究和恰當地設計、開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從努力實踐到積極創新開發製作適用於課堂教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能夠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獲取更多的數學問題信息。在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現代教學中,教師還是課件的設計者、教學信息的組織者。這樣一個轉變過程,對於每個教師都是非常艱巨的挑戰。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是一種共同掌握知識的過程;互動學習即為師生平等參與和互動的過程。教師不再充當惟一的信息源,師生學習構成一個共同體。現在一些老師和學生,對於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認識存在著很多誤區:有的認為為直接照搬網絡上下載的課件上課就是整合課了;有的認為課堂上隻要用了多種電教媒體,就是整合課;有的認為在機房上課,網絡環境下上課,就是整合課。在此,我們先要認識整合和信息技術,信息與電腦的概念。另外,學生可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同學,可更多地彼此交談,尋求同學的幫助。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具有多媒體集成性、交互性等特點,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近年來,信息技術運用在數學教學中,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收到良好教學的效果。